扎劳是带头反对萧如薰迁移驻地计划的那个小部落的头人。
他从出生开始,部落就已经驻扎在了南边靠近海岸的一块区域,而且据说原来是住在内陆地区,后来被莽应龙赶到了这里,才在这里定居下来,当时的人口被打打杀杀的只剩三四万,花了几十年的功夫人口也就七八万,是个比较小的部落群。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家的民族没有这句话,但是也知道这样做,既然靠在海边上,那就靠海吃海咯,大海是个无法开发完全的宝库,慷慨,富有,总是会在部落最需要的时候施舍给部落最需要的食物,鱼虾蟹等等足以饱腹的食物。
所以就算人口少,耕地也少,但是这个小部落也还生活的不错。
后来莽应龙一统缅甸,然后对外扩张开始,不少族人被逼着成为了他们的杂役兵,基本上去了就是九死一生,能活着回来的寥寥无几,扎劳在身为上一代头人的父亲的教导下也明白,这就是莽应龙政权的可恨之处,割羊毛,看哪个部落发展的不错就割一把,不给他们成长到足以威胁政权的地步。
但是这种割羊毛的手法当时还算温和,伴随着莽应龙的成功,当时出现了不少西洋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这些人有些从别的地方来,有些坐着船从海上来,带着些部落里的人从没见过的精巧东西和大家做生意,交换产品,其中就有火枪和火炮,就这样,靠海边的部落成为了中央政权之外第一批和外界有交流的部落。
扎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所以,他对于世界的理解并不肤浅,相反,他懂一点葡萄牙语,可以和葡萄牙的商人做简单的交流。
部落发展的很快,莽应龙大概是年纪大了,心也软了,手段也不如从前强劲了,莽应龙去世前四年左右,是各大部落发展的黄金期,也就是在这个期间,扎劳的部落发展到了超过十万人的人口数量,一度非常繁荣。
可惜这个短暂的黄金期伴随着莽应龙的去世而结束,莽应龙的继承人莽应里功劳大,威望高,刚一登位就掌握了实权,不用任何斗争,他的手段比起莽应龙全盛时期还要残酷,各大部落遭遇到了残酷的剪羊毛行动,四年黄金发展期积攒下来的财富人口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被剪的七七八八。
扎拉的父亲也被迫带着三千多族人男丁成为了莽应里的仆从军,自那以后一年未曾见面,一年以后,父亲的尸体被存活下来的一百多名族人带了回来,从那一天起,扎劳正式成为部落领袖。
大概是出于某种意义上的歉疚,或者是不想逼迫得太狠以至于造成部落联合造反,那以后,莽应里对待扎劳的部落就稍微温和一点了,也没有逼迫扎劳成为仆从军的迹象,然而仇恨的种子一旦埋下,就不会停止生长。
扎劳通过和葡萄牙商人的交易,分批次购买了火枪火炮和各式武器武装自己的部落,这是莽应里所想象不到的,这个时间段里,莽应里正在和暹罗展开第三次第四次战役,无暇关注小部落们的发展,所以几个沿海地区的部落都发展的不错,而且发展出了除了中央政府之外的火器部队。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扎劳认识到了部落的弱小和发展强大的必要,以及海洋海路对于部落发展壮大的必要性,有了海洋,就能和外界交流,就能有源源不断的火器流入,就能持续战斗,也不怕饿死,这是靠近海洋的优势所在,而一旦离开海洋,断绝了和外界的交流,发展就会停滞,就会止步于当下无法更进一步,这是扎劳所无法接受的。
所以当他听到萧如薰的想法,想要让沿海部落全部迁移到西部温暖的内陆地区居住之后,大概也意识到了明朝政府的想法,无非是便于管理而已,但是对于扎劳来说,这是放弃让部落发展壮大的唯一办法,这是让部落永远成为肥羊任人宰割的做法,他不想继续下去,他受尽了欺凌和压迫,不愿意再次承受了。
他拒绝了明军提督的要求,带着五六个志同道合的海边部落的头人一起离开,路上,六个部落歃血结盟,共同进退,如果明军真的敢攻过来,就一起抵抗,绝对不让明军好过,他们认为明军远道而来,已经十分疲惫,厌战心理严重,不愿意再次开战,明政府为了树立在当地的仁义风范,暂且不会明目张胆地动兵。
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防御,甚至是联合在一起逼迫明军不得不妥协。
强龙不压地头蛇,我们大家联合在一起,你还真敢和当地所有部落作对?大家都有姻亲关系,打一个得罪好几个,明军不会那么没有理智。
六个部落回去之后就整兵备战,一副誓死保卫家园的样子,为此还做了动员演说,把族人的战斗情绪都煽动起来,准备拼死一战,结果六七天没消息,派去侦查的人说明军都在大营里休息,压根儿没有动过,这一来,族人们的情绪都萎了。
扎劳自己也觉得奇怪,难道说,明军根本就不打算来打?自己当面甩了明军提督的面子,一向好面子的天朝上国居然忍了?
带着疑惑的情绪,扎劳让族人们休息了,自己带着常备军在部落警戒,又过了三天,发现仍然没有明军的动静,他就更加奇怪了,但是奇怪归奇怪,警惕心则降低了一些,下令一部分战士回到生产地去收获粮食,自己带着剩下的人继续警戒。
第十一天,扎劳的老丈人,一个内地部落的头人那昂带着一些酒肉和几个随从来到了扎劳的部落,对于老丈人的来临,扎劳自然是欢迎的,不过听闻了老丈人的来意之后,扎劳则多多少少有点诧异。
老丈人是来给明军当说客的。
“萧提督那边都已经说了,只要你们愿意迁移,哪怕是多给一些俘虏和银两也是可以谈的,萧提督那边不愿意再次起战端,刚打完仗,萧提督愿意建设这里,而不是毁灭这里,扎劳啊,你不要太气盛,不要觉得联合在一起和大明对着干能有什么好处,你看看莽应里你就知道了。”
扎劳喝着老丈人带过来的酒,吃着老丈人亲自烤的肉,面色很平静。
“咱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暂且不说,搬移要多少时间多少钱,重新建设又要多少时间多少钱?这里我们建设完了,又给大明拿去用,他们自己不想出力,就要我们主动搬迁走,哪有这样的好事?”
他从出生开始,部落就已经驻扎在了南边靠近海岸的一块区域,而且据说原来是住在内陆地区,后来被莽应龙赶到了这里,才在这里定居下来,当时的人口被打打杀杀的只剩三四万,花了几十年的功夫人口也就七八万,是个比较小的部落群。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家的民族没有这句话,但是也知道这样做,既然靠在海边上,那就靠海吃海咯,大海是个无法开发完全的宝库,慷慨,富有,总是会在部落最需要的时候施舍给部落最需要的食物,鱼虾蟹等等足以饱腹的食物。
所以就算人口少,耕地也少,但是这个小部落也还生活的不错。
后来莽应龙一统缅甸,然后对外扩张开始,不少族人被逼着成为了他们的杂役兵,基本上去了就是九死一生,能活着回来的寥寥无几,扎劳在身为上一代头人的父亲的教导下也明白,这就是莽应龙政权的可恨之处,割羊毛,看哪个部落发展的不错就割一把,不给他们成长到足以威胁政权的地步。
但是这种割羊毛的手法当时还算温和,伴随着莽应龙的成功,当时出现了不少西洋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这些人有些从别的地方来,有些坐着船从海上来,带着些部落里的人从没见过的精巧东西和大家做生意,交换产品,其中就有火枪和火炮,就这样,靠海边的部落成为了中央政权之外第一批和外界有交流的部落。
扎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所以,他对于世界的理解并不肤浅,相反,他懂一点葡萄牙语,可以和葡萄牙的商人做简单的交流。
部落发展的很快,莽应龙大概是年纪大了,心也软了,手段也不如从前强劲了,莽应龙去世前四年左右,是各大部落发展的黄金期,也就是在这个期间,扎劳的部落发展到了超过十万人的人口数量,一度非常繁荣。
可惜这个短暂的黄金期伴随着莽应龙的去世而结束,莽应龙的继承人莽应里功劳大,威望高,刚一登位就掌握了实权,不用任何斗争,他的手段比起莽应龙全盛时期还要残酷,各大部落遭遇到了残酷的剪羊毛行动,四年黄金发展期积攒下来的财富人口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被剪的七七八八。
扎拉的父亲也被迫带着三千多族人男丁成为了莽应里的仆从军,自那以后一年未曾见面,一年以后,父亲的尸体被存活下来的一百多名族人带了回来,从那一天起,扎劳正式成为部落领袖。
大概是出于某种意义上的歉疚,或者是不想逼迫得太狠以至于造成部落联合造反,那以后,莽应里对待扎劳的部落就稍微温和一点了,也没有逼迫扎劳成为仆从军的迹象,然而仇恨的种子一旦埋下,就不会停止生长。
扎劳通过和葡萄牙商人的交易,分批次购买了火枪火炮和各式武器武装自己的部落,这是莽应里所想象不到的,这个时间段里,莽应里正在和暹罗展开第三次第四次战役,无暇关注小部落们的发展,所以几个沿海地区的部落都发展的不错,而且发展出了除了中央政府之外的火器部队。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扎劳认识到了部落的弱小和发展强大的必要,以及海洋海路对于部落发展壮大的必要性,有了海洋,就能和外界交流,就能有源源不断的火器流入,就能持续战斗,也不怕饿死,这是靠近海洋的优势所在,而一旦离开海洋,断绝了和外界的交流,发展就会停滞,就会止步于当下无法更进一步,这是扎劳所无法接受的。
所以当他听到萧如薰的想法,想要让沿海部落全部迁移到西部温暖的内陆地区居住之后,大概也意识到了明朝政府的想法,无非是便于管理而已,但是对于扎劳来说,这是放弃让部落发展壮大的唯一办法,这是让部落永远成为肥羊任人宰割的做法,他不想继续下去,他受尽了欺凌和压迫,不愿意再次承受了。
他拒绝了明军提督的要求,带着五六个志同道合的海边部落的头人一起离开,路上,六个部落歃血结盟,共同进退,如果明军真的敢攻过来,就一起抵抗,绝对不让明军好过,他们认为明军远道而来,已经十分疲惫,厌战心理严重,不愿意再次开战,明政府为了树立在当地的仁义风范,暂且不会明目张胆地动兵。
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防御,甚至是联合在一起逼迫明军不得不妥协。
强龙不压地头蛇,我们大家联合在一起,你还真敢和当地所有部落作对?大家都有姻亲关系,打一个得罪好几个,明军不会那么没有理智。
六个部落回去之后就整兵备战,一副誓死保卫家园的样子,为此还做了动员演说,把族人的战斗情绪都煽动起来,准备拼死一战,结果六七天没消息,派去侦查的人说明军都在大营里休息,压根儿没有动过,这一来,族人们的情绪都萎了。
扎劳自己也觉得奇怪,难道说,明军根本就不打算来打?自己当面甩了明军提督的面子,一向好面子的天朝上国居然忍了?
带着疑惑的情绪,扎劳让族人们休息了,自己带着常备军在部落警戒,又过了三天,发现仍然没有明军的动静,他就更加奇怪了,但是奇怪归奇怪,警惕心则降低了一些,下令一部分战士回到生产地去收获粮食,自己带着剩下的人继续警戒。
第十一天,扎劳的老丈人,一个内地部落的头人那昂带着一些酒肉和几个随从来到了扎劳的部落,对于老丈人的来临,扎劳自然是欢迎的,不过听闻了老丈人的来意之后,扎劳则多多少少有点诧异。
老丈人是来给明军当说客的。
“萧提督那边都已经说了,只要你们愿意迁移,哪怕是多给一些俘虏和银两也是可以谈的,萧提督那边不愿意再次起战端,刚打完仗,萧提督愿意建设这里,而不是毁灭这里,扎劳啊,你不要太气盛,不要觉得联合在一起和大明对着干能有什么好处,你看看莽应里你就知道了。”
扎劳喝着老丈人带过来的酒,吃着老丈人亲自烤的肉,面色很平静。
“咱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暂且不说,搬移要多少时间多少钱,重新建设又要多少时间多少钱?这里我们建设完了,又给大明拿去用,他们自己不想出力,就要我们主动搬迁走,哪有这样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