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中央掌握权力的话,又怎么能算是真正在中央集权制度之下的魏帝国立足了呢?
弱势地区出身官员为此展开了努力的奋斗,可惜收效甚微,不能掀起什么波澜。
而现在,他们终于掀起了波澜。
后期加入郭魏集团,根本没来得及为郭鹏做出什么太大的贡献,郭鹏就登基称帝了,那么开国以后第一次大封群臣自然没有他们的份。
而现在后来居上,苦尽甘来,大举进取尚书台的权力核心,如何能让他们不为此感到欢欣鼓舞激动万分呢?
从民政部的一个办事吏员升任民政部右侍郎之后,诸葛瑾的心情就特别的好,他特别的开心。
诸葛瑾是有郭氏故吏的身份的。
这在政治方面会给他提供一个便利,一个可以算作兜底的便利,作为郭氏故吏,他本身就又成为高官的资格。
但是这个资格何时兑现就不一定了。
人分三六九等,官分三六九等官员群体的顶层——郭氏故吏群体当然也分三六九等。
最早跟随郭鹏的郭氏故吏是最顶级的一群人,诸葛瑾这种后来投靠的虽然也是郭氏故吏。
但是因为出身弱势地区,所以在郭氏故吏群体的内部也被看作后进生,被青兖冀三州出身的郭氏故吏压制,轻视。
顶级的政治资源当然是先由他们挑选,然后才能轮得到他们这些出身弱势地区的郭氏故吏们。
在过去数年的官场生涯里,诸葛瑾也数次体会到了这种三六九等带来的压制和郁闷。
进入尚书台是他的请求,在郭鹏尚未称帝的时候他就进入了尚书台的前身,在程昱手底下工作,这还是郭鹏亲自下令调遣的。
但是郭鹏称帝以后,他拥有数年工作经历的优势,却没能进入尚书台的一线掌权梯队。
他被分入民政部之后,尚书和侍郎没他的份,甚至连八部内部再细分的分管部门的员外郎都没捞到,只能往后排。
最后诸葛瑾排到了员外郎的副职。
就因为他出身徐州,在郭氏故吏及其亲属团体这个【大家庭】之中,只是微末之位。
但是好歹也是洛阳京官,中枢官员。
那些不是郭氏故吏的弱势地区出身官员连洛阳的京官官职都捞不到,无法享受洛阳便利的生活条件和优越的政治资源的倾斜。
甚至京畿地区的官职都捞不到,偏远地区倒满满的都是这些人在做官。
这让诸葛瑾一度很郁闷。
要不怎么说人比人气死人呢?
崔渠案中的主要犯事人员崔渠年纪比诸葛瑾小,但因为崔琰和田丰的关系,使得非郭氏故吏的崔氏一族也得到了田氏的照顾。
弱势地区出身官员为此展开了努力的奋斗,可惜收效甚微,不能掀起什么波澜。
而现在,他们终于掀起了波澜。
后期加入郭魏集团,根本没来得及为郭鹏做出什么太大的贡献,郭鹏就登基称帝了,那么开国以后第一次大封群臣自然没有他们的份。
而现在后来居上,苦尽甘来,大举进取尚书台的权力核心,如何能让他们不为此感到欢欣鼓舞激动万分呢?
从民政部的一个办事吏员升任民政部右侍郎之后,诸葛瑾的心情就特别的好,他特别的开心。
诸葛瑾是有郭氏故吏的身份的。
这在政治方面会给他提供一个便利,一个可以算作兜底的便利,作为郭氏故吏,他本身就又成为高官的资格。
但是这个资格何时兑现就不一定了。
人分三六九等,官分三六九等官员群体的顶层——郭氏故吏群体当然也分三六九等。
最早跟随郭鹏的郭氏故吏是最顶级的一群人,诸葛瑾这种后来投靠的虽然也是郭氏故吏。
但是因为出身弱势地区,所以在郭氏故吏群体的内部也被看作后进生,被青兖冀三州出身的郭氏故吏压制,轻视。
顶级的政治资源当然是先由他们挑选,然后才能轮得到他们这些出身弱势地区的郭氏故吏们。
在过去数年的官场生涯里,诸葛瑾也数次体会到了这种三六九等带来的压制和郁闷。
进入尚书台是他的请求,在郭鹏尚未称帝的时候他就进入了尚书台的前身,在程昱手底下工作,这还是郭鹏亲自下令调遣的。
但是郭鹏称帝以后,他拥有数年工作经历的优势,却没能进入尚书台的一线掌权梯队。
他被分入民政部之后,尚书和侍郎没他的份,甚至连八部内部再细分的分管部门的员外郎都没捞到,只能往后排。
最后诸葛瑾排到了员外郎的副职。
就因为他出身徐州,在郭氏故吏及其亲属团体这个【大家庭】之中,只是微末之位。
但是好歹也是洛阳京官,中枢官员。
那些不是郭氏故吏的弱势地区出身官员连洛阳的京官官职都捞不到,无法享受洛阳便利的生活条件和优越的政治资源的倾斜。
甚至京畿地区的官职都捞不到,偏远地区倒满满的都是这些人在做官。
这让诸葛瑾一度很郁闷。
要不怎么说人比人气死人呢?
崔渠案中的主要犯事人员崔渠年纪比诸葛瑾小,但因为崔琰和田丰的关系,使得非郭氏故吏的崔氏一族也得到了田氏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