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平常的一言一语,说明两人都有谈下去的兴趣,公孙胜故意透露了一些口风,杨志才明白,不错和尚为什么会招揽自己这样的不速之客,是时间上来不及,只好冒险赌一把。杨志从篝火上拿下瓦罐,给公孙胜和自己都倒了一碗开水,装作随口问“老哥可听说过宋江这个人?”
既然书中的梁山好汉一个个在身边出现,杨志最关心的就是宋江与吴用两个人,但是杨志晓得不能急,只能慢慢来;公孙胜迟疑了一会问“杨兄弟是想问哪一个宋江?”
杨志一愣“莫非有两个宋江?”
公孙胜摇摇头,笑着说“这种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在宋辽,估计一百多个宋江肯定是有的,但是我知道的就有三个,一个是在童贯常捷军中担任总教头的宋江,字保义;一个是楚州知府衙门的押司宋江,字公明;一个是青州一代的侠盗,及时雨宋江宋三郎。”
杨志不得不对公孙胜重新评估,这三个人隔着千里之遥,所处的地位风马牛不相及,公孙胜却部知道;杨志笑笑说“我在京畿常听人说起宋江如何了得,应该是那个宋保义。”
“错了。”公孙胜眼中容沙子“在汴梁最出名的应该是押司宋公明,这个人是楚州的吏首,尚书左丞王黼、翰林学士承旨冯熙载都很看重这个人,如果这两人再进一步,宋公明很可能调到汴梁在六部或者更高的位置任职;说不定凭着王黼的面子,请皇上赏一个进士出身给宋公明,也未尝可知。”
杨志本身是武进士,对官场上的事情门清;押司属于吏,在穿戴上,他们可以穿黑色的长衫,和秀才一样可以结一根长长的儒绦衣带,脚蹬靴子。在官府供职一定年限后,押司可以得到升级为官的提拔,但是如果是宋徽宗赐一个进士出身,那就大不一样;就像蔡攸,不学无术,八辈子也考不上进士,但是靠着宋徽宗赏的进士身份平步青云,现在已经跻身宰相行列。
杨志回想着在网上浏览过的资料,给三个宋江圈了一个大概的猜测,被张叔夜收降后杀死在白虎山的应该是及时雨宋三郎,在江南参与平定方腊的是宋保义,而被折可存杀掉的不是宋公明就是宋三郎。如此看来,故事就应该在这两个宋江之间,杨志笑笑说“听起来就有趣,就像三国时,魏蜀吴都有一个叫马忠的大将。”
公孙胜颔首而笑,试探着问“杨兄弟是否准备到辽国去避祸,还是准备一展宏图?”
杨志摇头说“我只是想找一个能安身的地方,这次帮助不错大师走一趟,挣点外快,但是要是投奔辽国做官,这种事我做不出来,等到了瓦桥关再说。”
公孙胜点点头,杨家世代忠烈,杨志的话不像假话;公孙胜缓缓地问杨志“你可清楚辽国现在的局势?”
杨志明白公孙胜问的是金国,斟酌着说“金辽两国交战,得民心者得天下,辽国连战连败,现在只能和完颜阿骨打议和,但是金国提出的条件必定苛刻,最后不管是议和还是打下去,估计辽国的上京、中京、兴中府难保。金国现在是开创之初,名将辈出,纵然斡鲁古骄悍被换掉,与大局没影响;反倒是辽国,除了耶律大石和郭药师,再无名将。”
公孙胜呆了呆又问“杨兄弟,如果辽国被灭,对大宋有何影响?”
杨志冷笑道“金国一旦得志,必定南下,老哥要是问宋金交锋的成败,我真是不好回答,只有说太原是双方征战的关键,太原在,中原就在。中原英雄无数,但是能否是良将掌军,才是成败的关键,如果不是庸人掌军,燕云十六州早就是大宋的土地。”
公孙胜盯了杨志半天,才苦笑着说“没想到杨兄弟眼光如此卓绝,在你眼里,似乎金军和辽军都是不堪一击,但是结果让人难堪。”
不过杨家三代征战边关的时候,确实是胜多败少,只不过一直未能掌控边军大权,杨文广之后,杨家的名将似乎就没有了,不如折家、种家出名。杨志心中有底,是从武器装备而来,宋朝的军械火器都已经相当有成就,只是火药的配方还不够完善,杨志有信心在这方面取得进展。
杨志喝完碗中的水说“这些事都不是我们该想的,所以我要到瓦桥关才做决定。”
公孙胜喝了半碗水,把瓷碗放在地上说“我是蓟州人,也就是辽国的汉人,有些事是回避不了的。宋辽百年无战事,边境的白发老人都不知道打仗是怎么一回事,可是我们这些居住在燕云十六州的汉人,早已被异族盘剥怕了;我从二十五岁逃出来,至今没有回去过,说实话,辽国的汉人是希望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最起码以长城为界。”
杨志打了个哈欠说“公孙老哥,你的说法很符合王黼、童贯的想法。”
公孙胜岂能不知道杨志是故意不想谈下去,一把拽住杨志说“别装睡,你内力充沛,哪有这么容易困倦的,我们中州堂与赵良嗣双龙会不一样,不赞成与金国谈判,准备单独收回燕云十六州。哪怕是朝廷不赞成,我们也要行事。”
杨志被缠得没办法,坐直身体说“老哥,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没有金国的配合,你们那什么去打仗,难道动动嘴皮子,辽国就会把地盘让给你们?天下之争,没有那么简单,大义在先。不对,你们不会是准备拿出不错和尚的那个所谓名头吧,那你们就把不错和尚害惨了,他可是准备去辽国过好日子的,要不然也不会巴巴地把书籍送过去。”
公孙胜肃容说“杨老弟,别管不错和尚,我只是问你的意见,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干?”
杨志坚定地摇头说“老哥,人各有志。”
(本章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既然书中的梁山好汉一个个在身边出现,杨志最关心的就是宋江与吴用两个人,但是杨志晓得不能急,只能慢慢来;公孙胜迟疑了一会问“杨兄弟是想问哪一个宋江?”
杨志一愣“莫非有两个宋江?”
公孙胜摇摇头,笑着说“这种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在宋辽,估计一百多个宋江肯定是有的,但是我知道的就有三个,一个是在童贯常捷军中担任总教头的宋江,字保义;一个是楚州知府衙门的押司宋江,字公明;一个是青州一代的侠盗,及时雨宋江宋三郎。”
杨志不得不对公孙胜重新评估,这三个人隔着千里之遥,所处的地位风马牛不相及,公孙胜却部知道;杨志笑笑说“我在京畿常听人说起宋江如何了得,应该是那个宋保义。”
“错了。”公孙胜眼中容沙子“在汴梁最出名的应该是押司宋公明,这个人是楚州的吏首,尚书左丞王黼、翰林学士承旨冯熙载都很看重这个人,如果这两人再进一步,宋公明很可能调到汴梁在六部或者更高的位置任职;说不定凭着王黼的面子,请皇上赏一个进士出身给宋公明,也未尝可知。”
杨志本身是武进士,对官场上的事情门清;押司属于吏,在穿戴上,他们可以穿黑色的长衫,和秀才一样可以结一根长长的儒绦衣带,脚蹬靴子。在官府供职一定年限后,押司可以得到升级为官的提拔,但是如果是宋徽宗赐一个进士出身,那就大不一样;就像蔡攸,不学无术,八辈子也考不上进士,但是靠着宋徽宗赏的进士身份平步青云,现在已经跻身宰相行列。
杨志回想着在网上浏览过的资料,给三个宋江圈了一个大概的猜测,被张叔夜收降后杀死在白虎山的应该是及时雨宋三郎,在江南参与平定方腊的是宋保义,而被折可存杀掉的不是宋公明就是宋三郎。如此看来,故事就应该在这两个宋江之间,杨志笑笑说“听起来就有趣,就像三国时,魏蜀吴都有一个叫马忠的大将。”
公孙胜颔首而笑,试探着问“杨兄弟是否准备到辽国去避祸,还是准备一展宏图?”
杨志摇头说“我只是想找一个能安身的地方,这次帮助不错大师走一趟,挣点外快,但是要是投奔辽国做官,这种事我做不出来,等到了瓦桥关再说。”
公孙胜点点头,杨家世代忠烈,杨志的话不像假话;公孙胜缓缓地问杨志“你可清楚辽国现在的局势?”
杨志明白公孙胜问的是金国,斟酌着说“金辽两国交战,得民心者得天下,辽国连战连败,现在只能和完颜阿骨打议和,但是金国提出的条件必定苛刻,最后不管是议和还是打下去,估计辽国的上京、中京、兴中府难保。金国现在是开创之初,名将辈出,纵然斡鲁古骄悍被换掉,与大局没影响;反倒是辽国,除了耶律大石和郭药师,再无名将。”
公孙胜呆了呆又问“杨兄弟,如果辽国被灭,对大宋有何影响?”
杨志冷笑道“金国一旦得志,必定南下,老哥要是问宋金交锋的成败,我真是不好回答,只有说太原是双方征战的关键,太原在,中原就在。中原英雄无数,但是能否是良将掌军,才是成败的关键,如果不是庸人掌军,燕云十六州早就是大宋的土地。”
公孙胜盯了杨志半天,才苦笑着说“没想到杨兄弟眼光如此卓绝,在你眼里,似乎金军和辽军都是不堪一击,但是结果让人难堪。”
不过杨家三代征战边关的时候,确实是胜多败少,只不过一直未能掌控边军大权,杨文广之后,杨家的名将似乎就没有了,不如折家、种家出名。杨志心中有底,是从武器装备而来,宋朝的军械火器都已经相当有成就,只是火药的配方还不够完善,杨志有信心在这方面取得进展。
杨志喝完碗中的水说“这些事都不是我们该想的,所以我要到瓦桥关才做决定。”
公孙胜喝了半碗水,把瓷碗放在地上说“我是蓟州人,也就是辽国的汉人,有些事是回避不了的。宋辽百年无战事,边境的白发老人都不知道打仗是怎么一回事,可是我们这些居住在燕云十六州的汉人,早已被异族盘剥怕了;我从二十五岁逃出来,至今没有回去过,说实话,辽国的汉人是希望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最起码以长城为界。”
杨志打了个哈欠说“公孙老哥,你的说法很符合王黼、童贯的想法。”
公孙胜岂能不知道杨志是故意不想谈下去,一把拽住杨志说“别装睡,你内力充沛,哪有这么容易困倦的,我们中州堂与赵良嗣双龙会不一样,不赞成与金国谈判,准备单独收回燕云十六州。哪怕是朝廷不赞成,我们也要行事。”
杨志被缠得没办法,坐直身体说“老哥,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没有金国的配合,你们那什么去打仗,难道动动嘴皮子,辽国就会把地盘让给你们?天下之争,没有那么简单,大义在先。不对,你们不会是准备拿出不错和尚的那个所谓名头吧,那你们就把不错和尚害惨了,他可是准备去辽国过好日子的,要不然也不会巴巴地把书籍送过去。”
公孙胜肃容说“杨老弟,别管不错和尚,我只是问你的意见,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干?”
杨志坚定地摇头说“老哥,人各有志。”
(本章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