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冰期的显著特征是地球气候集聚变冷。这个时期绝大多数动植物属种与现代物种相似,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昆虫、软体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其他生存到今天的生物,已经在此时出现,原始直立人类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也许正是因为冰期来临,才把树上的古猿赶到了地上,成为直立人(猿人);同样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又催生了早期智人和晚期智慧人。

    第四冰期北半球的高、中纬度地区以及低纬度地区的一些高山,出现过大面积的冰川覆盖,高达几百上千米。冰川的前进和退缩,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温暖的间冰期反复交替,导致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气候带的转移和动荡,动植物的迁徙或绝灭,这事件对早期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更新世几次冰期的高峰,全球陆地面积的30%以上常年冰川覆盖,被子植物特别是落叶种类在温和的和较冷的区域中迅速繁殖,热带森林缩小,草原在酷寒的北方高纬度地区发展,繁殖出地衣、苔藓、侏儒菅茅、小型柳树、桦木等适应酷寒的植物群落。

    北半球的蜥蜴、蛇类和滑体两栖动物向南迁徙,并发展出多种有皮毛、更能适应寒冷气候的大型哺乳动物,其中包括新的猛犸象、巨型犀等,新的人种也在今天的亚洲、欧洲和非洲出现,并开始影响大型动物的多样性。

    猛犸、骆驼、马、巨型河狸、狼和短面熊等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在整个冰期都生活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大陆。研究发现,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5万年前后,亚洲现代人类经白令海峡进入到美洲,并深刻影响了动物种群。一种新理论认为,人类带到美洲大陆的疾病导致猛犸等大型哺乳动物灭亡,而人类猎手也可能使这一过程加速。

    整个更新世,亚种大熊猫化石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布中国东部和南部,北至北京周口店,南至台湾岛及缅甸、越南、泰国北部。当时的大熊猫与剑齿虎、剑齿象以及北京猿人、南方猿人一起生活,构成典型的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化石群。

    在更新世中晚期,秦岭及其以南山脉出现大面积冰川等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特别是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之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衰落,大部分动物灭绝,留下无数化石表明它们曾经存在,北方的大熊猫绝迹,南方的大熊猫分布区也骤然缩小,进入历史的衰退期。

    第四冰期人类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阶段,进入迅速发展的时代。几个人属种类中,智人适应能力最高,也是进化最成功的一种,它们可能已经具有了比较复杂的语言和文化,今天现代人类所属的人种就是智人。

    地质学上的更新世(第四冰期)和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相当,根据动物群的性质、堆积物的特点和其他环境变化的因素,可以把更新世划分为早(300万至100万年)、中(100万至10万年)、晚(10万至1万年)三期,对应旧石器早、中、晚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