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典籍记载来看,文字始于黄帝时代或黄帝时代之前的伏羲时代是没有问题的。他们在哪儿造字呢?阳虚山,为仓颉造字处。

    《策海·大书》:“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援之”。

    《外记》:“颉有圣德,生而能书。及长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之水,灵龟负图出于水中,仓帝受之,遂究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之灵,指掌而创文字,造为六书。书成龙藏鬼哭,以有文字恐人书之故也。天为雨粟雨金,以其浅天地之秘也”。

    古代学者一向认为仓颉是中国造字第一人,并有一套很具体很实用的造字方法,《说文解字?叙》:“苍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著於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明李应祥撰《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雍胜略》载:“仓颉,造书于此”。我们已经证明三皇五帝的执政活动范围在四川,就无需再解释史官仓颉造字的阳虚山、元扈洛之水到底在哪儿了。

    唐虞世南《书旨述》在谈到“书启之发源”时,说得明明白白:“客有通玄先生好求古迹,为余知书启之发源,审以臧否。曰,余不敏,何足以知之。今率以见闻,随纪年代,考究兴亡,其可元龟者,举而叙之。古者画卦立象,造字设教,爰置形象,肇乎仓史。仰观俯察,鸟迹垂文。至於唐虞,焕乎文章,畅于夏、殷,备乎秦、汉。洎周宣王史史籀,循蝌蚪之书,采仓颉古文,综其遗美,别署新意,号曰籀文,或谓大篆。秦丞相李斯改省籀文,适时简要,号曰小篆,善而行之。其仓颉象形传诸典策,世绝其迹,无得而称;其籀文、小篆,自周、秦以来犹或参用,未之废黜,或刻以符玺,或铭於鼎钟,或书之旌钺,往往人间时有见者。夫言篆者,传也。书者,如也,述事契誓者也。字者,孳也,孳乳寖多者也。而根之所由,其来远矣。”

    从史载来看,你会发现我们对夏朝的历史事件,知道的要比商朝多得多,对夏朝世系14世17王耳熟能详,太史公的夏本纪与后来出土的《竹书纪年》的记载完全吻合。夏朝有国年代471年,如果夏朝没有史官没有文字记载,决不会精确到如此程度,而对商朝则不然。因为夏人是指中国之人,是从40000年的“资阳人”、三皇五帝一路走来,是华夏民族的主流核心,是汉字的创造和使用者。商人是东夷一个小民族,最终也与夏人融为一体。夏代有书籍《夏小正》、《连山》、《山海经》、《夏书》、《夏训》、《夏时》、《皋陶膜》、《甘誓》、《胤征》、《禹贡》等;有诗歌《五子之歌》、《候人歌》、《予及汝皆亡》、《七月》等。

    今天我们看到的甲骨文,是商朝建国三百年后盘庚迁殷后留下的文字,它继承了夏朝民间的原始的俗体字,仍保留夏篆的基本构形和象形特点,依然是用刀锲刻的文字,只是黄河流域不像四川盆地,没有玉石有象牙,锲刻的材制改为更原始的龟甲和兽骨,但万变不离其宗,水流万里终入海。从结绳记事到伏羲书锲,到仓颉造字,到唐虞文字,到夏朝文字,到商代甲骨,中华文字经历了漫长曲折的道路,但始终一以贯之。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矿物学家张如柏教授曾研究古蜀文字时说:这些玉石、骨甲文字是在三星堆及周边发掘的,有许多是三星堆出土流落民间的,据说四川民间收藏的三星堆器物上,发现大约3000余个十分成熟、比甲骨文更为古老成熟的古蜀文字,却没有得到主流认同。其实周边也罢,民间也罢,断定其年代不是困难的事情,只是愿不愿意去做,它们是改写中国文字史的强有力的物证。在其《三星堆玉器上的古蜀文字(一)》内容简介写到:我们不是考古学家,而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用高科技手段来研究(鉴定)出土的文物的真伪,是大势所趋。目前,用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等科技方法,来鉴定古玉、古瓷器、古字画等的真伪,其技术手段日益成熟。在选集的第二集中,我们仍将出版在玉立人上,玉鸡上、人首鱼身玉器上、玉人头上等的古蜀文字。

    李舫、赵聪《为三星堆解未解之谜——张如柏与三星堆玉器上的古蜀文字》(2011年06月17日人民网)是这样描述的:三星堆文明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因为这项遗址的发掘和大量文物的重现天日,考古学家才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不是因为传说中的炎黄二帝,不是因为夏、商、周,而是因为三星堆。张如柏说,“三星堆的价值不仅与青铜器,更与玉石器息息相关”。早在国家三星堆正式考古前,张如柏就已经对三星堆玉器给予关注,长期追踪探索蜀中古玉材料,对三星堆玉器进行高科技鉴定,对其相关文化、历史、收藏、真伪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四川成都民间收藏爱好者经过10余年努力,收藏了不少于2000件三星堆玉器,品种多,造型优美,做工精湛。据张如柏研究证明,在三星堆民间收藏的玉器上,有1000多个文字出现,有炼铁、打铁、打兵器、犁田、筑城墙、做陶器、祭祀等图像。散落在民间收藏家手中的玉器,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古蜀国在政治、军事、民俗等方面的全貌。

    张如柏自费出版了《三星堆玉器上的古蜀文字》一书三册,展示了民间三星堆玉器藏品,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首次公布了民间收藏带有文字的玉器藏品实物照片。有学者对此观点给予赞同,他们认为出现在这些玉石器上的文字,是一种较成熟的文字,有的可以在甲骨文、彝文中找到。张如柏说出版这套书的目的,不是去解读玉器上的文字,而是实事求是原封不动地把它公布出来,交由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去研究;要集中多学科的科研工作者,吸收官方的民间的专家,组建一个跨学科的三星堆断代工程,深入研究包括民间收藏文物在内的已经发掘出的三星堆文物。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