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作为皇帝的儿子,自然要做事留些后路,凡事不能做的太满,太满容易坏事。

    入了寝宫,郑和道:“殿下,现在已经不早了,奴婢去打扰到太子妃和您休息,奴婢明日过来。”

    周乾看了眼,点头:“也好,你回去吧,明日让杨士奇,杨荣他们在文华殿侯着。”

    寝宫点着宫烛,右厅用饭的桌子上放着饭菜,靠墙摆着书架,放满了周乾收集各地的书,烛光宫灯将屋子照成了暖色。

    周乾走进去,看到徐妙锦低头在书桌前翻着账簿,抬头看了眼,又继续拨着珠算道:“回来了。”

    周乾点点头。

    “殿下,还没用膳吧。”

    徐妙锦边说边拿起毛笔又在账簿添了一笔,觉得甚是满意才交给旁边的宫女道:“先收起来,出去时带上殿门。”

    “是,太子妃。”

    宫女接过账簿放好,按吩咐将殿门关好。

    殿内空气静置。

    “高高兴兴想了建议,垂头丧气的半夜回来,心里不痛快了?早就与你说过的,自古没有教天子做事的道理,你是建议,可落他人眼里,又是什么。

    论位置,你已经是太子,论人才解缙都被皇爷爷给了你,以前陛下不在意这些,现在总是要有些颜面。

    天子只能建议政策,却不能教设处理政事的机构。殿下有才,有志,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可凡事都要适当保留几分,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殿下为何突然糊涂了。”

    徐妙锦叹了口气,走到周乾的面前说道:“臣妾知道你的心事,殿下不就是希望大明更加国泰民安。这份出发点是好的。

    可是您忘了,在什么位置,才能做什么事,内阁不是殿下现在该做的事情啊。”

    内阁和之前的丞相区别不大,朝廷设立机构,撤消官职,都只能是皇帝陛下自己的意思。

    “你就不该先告诉燕王,他那个大嘴巴喝酒给众王叔嚷嚷,不就是成了你这太子的意思。”

    徐妙锦扶上周乾的胳膊,将他拉到桌边坐下,盛汤给他道:“饭菜都是让典膳局温了好几遍的,先用膳。都是按照你的意思,不浪费。”

    “温下就好,不用重新做。”周乾接过汤碗道:“宜贞呢?”

    “今晚殿下过来,她就去隔壁宫里跟宜良睡了。”她想了想道:“殿下今晚要沐浴吗,我差人已经准备了。”

    “嗯,我今晚去说,父皇只说让我自己在文华带那帮人去搞,但是他不许郑和入官,这算什么事啊!”

    徐妙锦没有说话,只是不吭不响的去书架边,找了找,从里面找出一卷关于朱元璋写的东西。

    道:“自古以来,就怕宦官祸害朝政,皇爷爷自己身边虽然留着个伺候的内侍,虽然重视,但也不肯让他们碰任何一本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