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棣登基之后,谷王、岷王这些之前被朱允炆贬为庶人的藩王,自然是又得到了封地,在朱棣登基大典之后,就各自返回了封地,自然是对朱棣感恩戴德,认为自己这个四哥比以前那个侄子好多了。
至于之前曾经帮助过朱棣的朱权,因为朱棣说北方大宁太过艰苦,于是将朱权的封地该到了南昌,就在南京的眼皮子底下。
朱权自然是知道他四哥这是对他不放心,不过他本来就没什么异心,他现在最强大的朵颜三卫,都已经在朱棣的掌控之下了。所以他现在只希望平平安安的过完剩下的日子。
说实话,朱棣对朱权还是不错了,除了封地改变了之外,朱权的王府卫队也增加了,当然不可能再是朵颜三卫。朱权的俸禄也增加了一千石,还有好多别的藩王没有的特权,这也算是对朱权在靖难之役中功劳的补偿吧。
至于已经生死的周王和湘王,朱棣是下令追封的,而且将他们二人的封地加倍,将开封和荆州附近都给他们作为封地。至于周王和湘王的封号,自然是让他们的儿子承袭了。
这些都是之前已经就藩的王爷,至于在朱棣来之前没有就藩的王爷,朱棣也下了命令,凡是年满十八的,都要到封地就藩。
于是安王、韩王、沈王三个都到了就藩的年龄,按照朱棣的规定,他们就要到各自的封地去。不过朱棣念在他们在靖难之役中有功,特意让他们在南京待到明年,春节过后,再去就藩。
所以三人现在还能待在书院,享受着接下来半年的幸福日子,不知道到了封地,会有什么苦难等着他们。
所以三人最近是无精打采的,知道胡烨回来之后,就来找胡烨诉苦,说他们不想去封地,因为他们的封地都在北方,一个平凉,一个开原,一个潞州,要多荒凉有多荒凉,哪里有书院过得舒坦。
“我说你们几个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去了自己封地,想干嘛干嘛,难道不比待在南京处处受限制要强么?”胡烨剥着花生壳,对着面前三个愁眉苦脸的王爷说道。
“院长,你当然这么说,因为你的封地进啊,就在太平府,一个来回不到一天,想回去就回去。我的就不同了,远在辽宁开原,来回一趟几个月,要是走水路,遇到什么龙吸水就完蛋了。”朱松一脸无奈的说道。
“谁说不是呢,我的封地平凉,北边就是蒙古人的地盘,我去了哪里镇压得住。”朱楹也有些不满。
“这么说来,我的封地反倒是最好的了,山西潞州,距离北平不算太远。”朱模也是苦笑一声,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总比其余两个兄弟强得多。
“我说你们傻啊,知道为什么皇上要将宁王调到南昌么?”胡烨问道。
“不放心呗,十七哥手里有重兵,在大宁有话语权,难免会有下一个靖难。”朱楹小声的说道。
“那你们知道皇上为什么又放心把你们派到边疆去?”
“这还不简单么,就因为我们没什么本事,去了那些地方也不能造反。”朱模喃喃的说道。
“你们是猪头么?”胡烨翻了翻白眼,“皇上是什么人物,还会怕你的几个小兔崽子造反?”
“那是为什么?”朱松好奇的问道。
“你们三个应该是书院的第一批学生吧?在书院已经几年了?”胡烨问道。
“四年多了,快要五年了,院长问这个干什么?”朱楹问道。
“那我问你们,别的书院的学生,出来之后干什么?”
“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啊,这还用问。”朱模大声的回答。
“那不就结了,任何一所书院的成立,都是为了培养人才,我们青天书院也不例外。但是你们也知道我们书院跟别的书院不一样,我们不止教四书五经,还有建筑,还有医学,甚至还有炼丹课,那么学这些有什么用?又该怎么用?现在别人知道么?”胡烨问道。
朱棣登基之后,谷王、岷王这些之前被朱允炆贬为庶人的藩王,自然是又得到了封地,在朱棣登基大典之后,就各自返回了封地,自然是对朱棣感恩戴德,认为自己这个四哥比以前那个侄子好多了。
至于之前曾经帮助过朱棣的朱权,因为朱棣说北方大宁太过艰苦,于是将朱权的封地该到了南昌,就在南京的眼皮子底下。
朱权自然是知道他四哥这是对他不放心,不过他本来就没什么异心,他现在最强大的朵颜三卫,都已经在朱棣的掌控之下了。所以他现在只希望平平安安的过完剩下的日子。
说实话,朱棣对朱权还是不错了,除了封地改变了之外,朱权的王府卫队也增加了,当然不可能再是朵颜三卫。朱权的俸禄也增加了一千石,还有好多别的藩王没有的特权,这也算是对朱权在靖难之役中功劳的补偿吧。
至于已经生死的周王和湘王,朱棣是下令追封的,而且将他们二人的封地加倍,将开封和荆州附近都给他们作为封地。至于周王和湘王的封号,自然是让他们的儿子承袭了。
这些都是之前已经就藩的王爷,至于在朱棣来之前没有就藩的王爷,朱棣也下了命令,凡是年满十八的,都要到封地就藩。
于是安王、韩王、沈王三个都到了就藩的年龄,按照朱棣的规定,他们就要到各自的封地去。不过朱棣念在他们在靖难之役中有功,特意让他们在南京待到明年,春节过后,再去就藩。
所以三人现在还能待在书院,享受着接下来半年的幸福日子,不知道到了封地,会有什么苦难等着他们。
所以三人最近是无精打采的,知道胡烨回来之后,就来找胡烨诉苦,说他们不想去封地,因为他们的封地都在北方,一个平凉,一个开原,一个潞州,要多荒凉有多荒凉,哪里有书院过得舒坦。
“我说你们几个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去了自己封地,想干嘛干嘛,难道不比待在南京处处受限制要强么?”胡烨剥着花生壳,对着面前三个愁眉苦脸的王爷说道。
“院长,你当然这么说,因为你的封地进啊,就在太平府,一个来回不到一天,想回去就回去。我的就不同了,远在辽宁开原,来回一趟几个月,要是走水路,遇到什么龙吸水就完蛋了。”朱松一脸无奈的说道。
“谁说不是呢,我的封地平凉,北边就是蒙古人的地盘,我去了哪里镇压得住。”朱楹也有些不满。
“这么说来,我的封地反倒是最好的了,山西潞州,距离北平不算太远。”朱模也是苦笑一声,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总比其余两个兄弟强得多。
“我说你们傻啊,知道为什么皇上要将宁王调到南昌么?”胡烨问道。
“不放心呗,十七哥手里有重兵,在大宁有话语权,难免会有下一个靖难。”朱楹小声的说道。
“那你们知道皇上为什么又放心把你们派到边疆去?”
“这还不简单么,就因为我们没什么本事,去了那些地方也不能造反。”朱模喃喃的说道。
“你们是猪头么?”胡烨翻了翻白眼,“皇上是什么人物,还会怕你的几个小兔崽子造反?”
“那是为什么?”朱松好奇的问道。
“你们三个应该是书院的第一批学生吧?在书院已经几年了?”胡烨问道。
“四年多了,快要五年了,院长问这个干什么?”朱楹问道。
“那我问你们,别的书院的学生,出来之后干什么?”
“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啊,这还用问。”朱模大声的回答。
“那不就结了,任何一所书院的成立,都是为了培养人才,我们青天书院也不例外。但是你们也知道我们书院跟别的书院不一样,我们不止教四书五经,还有建筑,还有医学,甚至还有炼丹课,那么学这些有什么用?又该怎么用?现在别人知道么?”胡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