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是乱世,董卓需要的是治国安民之才,那些风花雪月诗词歌赋的只有在盛世的和平时期才可以考虑,但是现在显然不适合。

    而且就那些只会用华丽辞藻堆砌的人,也没什么真正才华之人,连基本的诗词歌赋的韵仄都不懂。

    甚至于董卓回想起小时候学过的一些诗词都能秒杀他们。

    呃,这个有点不讲理了。

    能在两千年后,还被收录到课本之上的诗词哪一个不是经受千年之久的经典之作?

    虽然董卓学习并不好,但是有些诗词肯定还是记着的。

    比如《咏鹅》,会有哪个上过学的人不会背?

    哪怕就是活一辈子,到死估计都忘不了……

    还有《锄禾》还是《悯农》的,你敢说你不会?

    还有其他的,像是唐诗三百首,再怎么不好好学习的人,都得会背几首吧?

    而且那个时候不光要背,还要默写。

    读写的次数多了,想记不住都难啊。

    只可惜董卓没把什么滕王阁序,兰亭序,出师表,洛神赋的背下来,只隐隐约约的还记着花木兰……

    要不然还能拿出来装一回大叉。

    最后,这些君子六艺,只学了乱世之中最没用的诗礼乐,而没学御射数的文人,都被董卓给了路费打发走了。

    剩下一小部分有一些真实才干的文人,被董卓留下,让李儒找人去教导他们,以后看看能不能作为备用人才。

    州郡之才不够格,但是能当个县令也不错啊。

    而且这基数多了,谁能保证这中间就出不了一个大才?

    董卓这次回来准备对文化方面动手了。

    刘璋投降的消息,传到了蒯良那里,蒯良直接果断的下令撤军。

    本来他就是虚张声势的假意救援,现在连要救的人都投降了,还不撤退等什么呢?

    等腾出手的董卓军来打自己吗?

    不光是他撤退了,就连在上庸那边假装要攻击汉中的大军,也是直接偃旗息鼓。

    刘表在得到消息之后,也是加快了平叛和图谋南阳的速度。

    平叛之后,把大军兵力布置到了西面,以防董卓顺江而下直接攻打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