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容州都督(3/5)
牛见武既是容州宁远军的镇守使,也是容府两个统军府之一的镡津府统军,
宁远镇有五千镇兵,镡津府则有一千二府兵。
容州都督府的几个主要官员都在这了,
陈龙树是都督,都督十四州六十四县军政,戴至德是长史分管税赋财政,高荣是司马,主管州兵乡团。
牛见武是宁远军的军使,又是镡津府的统军。
至于下面的录事主簿诸曹参军事等,这些基本上也都是要从朝廷这里调派过去,
只有不入流的胥吏,仍在当地选任。
“容州是个弹丸之地,户不过千,但朝廷却要在此设立岭南六都督府之一,陈公是岭南人,当知晓朝廷用意吧?”
陈龙树点了点头。
容州其实是个新名字,
武德四年大唐以合浦郡之北流县和永平郡之普宁县置铜州,后又从此流分置宕昌、新安两县,从普宁分置渭龙县。
后来宕州县又分入普宁和渭龙。
贞观元年,武怀玉建议重新调整天下区划,尤其是对许多重复的州县名更改。
李世民颁令,要调整的州县,以其所在地之名山大川更名,于是铜州更名容州,因境内大容山得名也。
眼下容州辖北流、新安、渭龙、普宁四县,户口却不满千。
容州治所在北流县,
北流县也不大,但这里西是大容山,东有云开大山,北有北流江入西江,南有南流江入大海。
陈龙树对于容州还是很熟悉的,容州虽是新设,但这片地区以前也是陈氏势力范围的,
他借了纸笔,迅速的画了副简单的地图。
武怀玉等便清晰明了的看到容州位于大容山、云开大山之间,
“容州东西南三面高,中部和东北部低,由南向东北微坡倾斜、平缓下降,州内岭谷相间、丘陵起伏、河谷交错,河流由东南向西三面汇集,
境内最大的河流绣江,也称为容江,发源北流云开大山双子峰,由南向东北流,于藤州汇入浔江,全长五百余里。
这条河非常重要。”
陈龙树在那条河上加粗,正因为这条河,就有了六万大山与云开大山之间的容江走廊,这条路线起点,是由浔江、容江交汇的藤县起,溯江上行五百里到容州北流,
下舟换行车马,翻越鬼门关所在的水山,到郁林再登船循南流江而下,便可到合浦出海。
宁远镇有五千镇兵,镡津府则有一千二府兵。
容州都督府的几个主要官员都在这了,
陈龙树是都督,都督十四州六十四县军政,戴至德是长史分管税赋财政,高荣是司马,主管州兵乡团。
牛见武是宁远军的军使,又是镡津府的统军。
至于下面的录事主簿诸曹参军事等,这些基本上也都是要从朝廷这里调派过去,
只有不入流的胥吏,仍在当地选任。
“容州是个弹丸之地,户不过千,但朝廷却要在此设立岭南六都督府之一,陈公是岭南人,当知晓朝廷用意吧?”
陈龙树点了点头。
容州其实是个新名字,
武德四年大唐以合浦郡之北流县和永平郡之普宁县置铜州,后又从此流分置宕昌、新安两县,从普宁分置渭龙县。
后来宕州县又分入普宁和渭龙。
贞观元年,武怀玉建议重新调整天下区划,尤其是对许多重复的州县名更改。
李世民颁令,要调整的州县,以其所在地之名山大川更名,于是铜州更名容州,因境内大容山得名也。
眼下容州辖北流、新安、渭龙、普宁四县,户口却不满千。
容州治所在北流县,
北流县也不大,但这里西是大容山,东有云开大山,北有北流江入西江,南有南流江入大海。
陈龙树对于容州还是很熟悉的,容州虽是新设,但这片地区以前也是陈氏势力范围的,
他借了纸笔,迅速的画了副简单的地图。
武怀玉等便清晰明了的看到容州位于大容山、云开大山之间,
“容州东西南三面高,中部和东北部低,由南向东北微坡倾斜、平缓下降,州内岭谷相间、丘陵起伏、河谷交错,河流由东南向西三面汇集,
境内最大的河流绣江,也称为容江,发源北流云开大山双子峰,由南向东北流,于藤州汇入浔江,全长五百余里。
这条河非常重要。”
陈龙树在那条河上加粗,正因为这条河,就有了六万大山与云开大山之间的容江走廊,这条路线起点,是由浔江、容江交汇的藤县起,溯江上行五百里到容州北流,
下舟换行车马,翻越鬼门关所在的水山,到郁林再登船循南流江而下,便可到合浦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