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百米秦淮
惊电如箭,闷雷如鼓!
适才在屋中尚不觉得,适才不赶时间时也不觉得,可这会儿众人开始在野外开始赶路了,便觉得这雷震耳了,这电耀眼了,这雨就更惹人厌了。
可这会儿谁也不敢说话,安王都在前头闷头赶路,其他人又哪敢有丝毫怨言。哪怕有一肚子的不舒服这会儿也必须闷在肚子里,想发泄出来?待会有的是力气活给你选:砍树作桩,挖土装袋,这些子事情可都是体力活,要发泄就使出吃奶的力气干吧。做的好了说不定或许还能被安王看中,得几句褒奖,那你便发达了。
但这路被这雨水浸泡了小两个小时了,虽然积水还不算太多,也就是坑洼处有些,但这黄土路面也着实太过湿滑。既然要赶路,这步子迈的就快。那些个侍卫、军汉还好些,下盘稳当,步伐平稳;可似谭纵、工部的那些随员之类的,俱是下盘不稳的,摔跤便成了常事。
待众人赶到韩力所说的那处未修好的河堤处时,谭纵已然是一身的泥印子,便是脸上、头发上也沾上了泥块,便是有泼天的雨水不停的刷洗也是洗不脱。
“韩力,便是这了?”赵云安站在河堤下面——他倒是想上去,只是岳飞云得了赵老将军军令自是不让的——四下瞅了瞅,倒是觉得在这儿动土倒是不错。
四周虽然未有什么参天大树,但稍远点的地方胳膊粗的那些个野生杉木倒是生有不少,便是碗口粗的也有些许,若是情况紧急的话,周围还有些沿河堤两岸栽培的垂柳——虽然细了些,但若是桩子打的紧密些想来也能够派的上用场。至于土自然更是不缺了,这河堤背对着后面就是一处田野,这土简直是予取予求,丝毫不用担心用完。
当然,要真说起来,肯定还是沙袋好些,只是这地方却没这条件,只能装土了。
这自然是赵老将军特意为赵云安分配的好地方——不论赵云安如何以身作则警示他人,如何身先士卒提升士气,可以身犯险这大忌才是最要紧的。故此,给赵云安安排的人手是最多的,给赵云安挑选的地方是最安全的,便是当真溃堤了这施工难度也是最容易的。
韩力这会儿已然先一步上了河堤上面,但是雨势太大,他也不敢就这么直愣愣站着,只敢撅着屁股趴在地上。好在这会儿便是安王都成了落汤鸡了,也没谁会笑话他这般行为失了礼数,缺了教养。
伸出脑袋往周围瞅了瞅,首先进入韩力眼帘的,便是距离不过尺许左右的水位线,汹涌的秦淮河水在狂风的鼓动下不时地向两岸拍去,当真是与龙军师那词里提过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异曲同工之处,溅起的水花甚至已然可以直接打到韩力脸上。
这秦淮河的河堤修的不低,已然有近两米,超过秦淮河两岸接近一米的距离。这般算一下,这秦淮河河水的水位已然是暴涨了近一米,想来是上游有水流冲了下来,否则断然不至于涨到这等地步。
只是,这秦淮河与谭纵在后世见到的三四十米河宽的秦淮河决然不同,便是不远处那座横跨两岸的南京桥便有一百三四十米宽。如此一来,若是当真这秦淮河溃堤的话,在没有重型机械的大顺朝,这水只怕便不是这么好堵的了。
提着十万分的小心,直到看见右下方早已然留好的隐秘标记后,韩力这才开口道:“回王爷话,便是这儿了。以小人身子为绳,这隐患范围便在左一右三处。”
韩力此处说的左一右三,其意是指左方一尺、右方三尺,合计四尺范围。谭纵心里头换算一下,这距离大约便是一米三左右。
虽说大顺朝已然推广新单位已经有许多念头了,可民间使用旧式单位已然有近千年,想改过来是真的不易,只能通过几十年的教育慢慢潜移默化了。此处闲话,略过不提。
要放在平时,这一米三当真算不得什么。可有句古话说的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即便是蚁穴尚能使千里长堤溃烂如斯,这一米三左右的溃口一旦溃开那又该如何!怕是一旦止水不利,整个南京城周边河堤都会被蚕食殆尽。
更何况,以现今的雨势而言,若是再下上半个来小时,只怕这水位便得漫上来。亦或者是上游有洪峰过来,这水位便直接要漫过河堤。介时,即便下游有内外秦淮河分流,只怕也是无用。
已然已经确定位置,赵云安也不再多话,立即便吩咐岳飞云下令按计划行事。一时间,所有人都动起手来,搭牛皮帐篷的,砍树的,挖土的,填沙的,绕着这一米三的隐患地带,整个地区都瞬时就成了一处大工地,便是谭纵都被这热火朝天的气氛感染,撸起袖管准备去搭把手——这会儿确实是缺时间,否则挖条引流渠便要好上许多了。
赵云安却是扯住他,将他引到一边无人处道:“你随我去前面走走。”
谭纵也不以为意,在后世时,这等时候领导自然是不会动手的。但是领导又不能就坐那干看着,自然得到处走动,一来是起个鼓励作用,示意大伙“领导与你们同甘共苦”呢;二来却是起个警示作用,让那些个偷懒耍奸的注意着点,不要被领导抓住了。
只是,高一脚低一脚的走了几分钟后,谭纵便觉着有些不对了。赵云安这会儿压根不是在工地里头走动,准确的说只在工地里头逛的这个圈倒似是故意做给人看,关键还是后面出了工地往河边走的这会儿才是主要。
而谭纵自己,不过是给大伙一个假象,告诉别人他安王身边有人跟着,其他人就不用担心了。
“王爷,这可不能再过去了。”谭纵眼见两人已然走到了河堤边上,再往前走那就上河堤了,连忙将赵云安扯住:“赵老将军可吩咐过,绝不让你离河堤太近。”
惊电如箭,闷雷如鼓!
适才在屋中尚不觉得,适才不赶时间时也不觉得,可这会儿众人开始在野外开始赶路了,便觉得这雷震耳了,这电耀眼了,这雨就更惹人厌了。
可这会儿谁也不敢说话,安王都在前头闷头赶路,其他人又哪敢有丝毫怨言。哪怕有一肚子的不舒服这会儿也必须闷在肚子里,想发泄出来?待会有的是力气活给你选:砍树作桩,挖土装袋,这些子事情可都是体力活,要发泄就使出吃奶的力气干吧。做的好了说不定或许还能被安王看中,得几句褒奖,那你便发达了。
但这路被这雨水浸泡了小两个小时了,虽然积水还不算太多,也就是坑洼处有些,但这黄土路面也着实太过湿滑。既然要赶路,这步子迈的就快。那些个侍卫、军汉还好些,下盘稳当,步伐平稳;可似谭纵、工部的那些随员之类的,俱是下盘不稳的,摔跤便成了常事。
待众人赶到韩力所说的那处未修好的河堤处时,谭纵已然是一身的泥印子,便是脸上、头发上也沾上了泥块,便是有泼天的雨水不停的刷洗也是洗不脱。
“韩力,便是这了?”赵云安站在河堤下面——他倒是想上去,只是岳飞云得了赵老将军军令自是不让的——四下瞅了瞅,倒是觉得在这儿动土倒是不错。
四周虽然未有什么参天大树,但稍远点的地方胳膊粗的那些个野生杉木倒是生有不少,便是碗口粗的也有些许,若是情况紧急的话,周围还有些沿河堤两岸栽培的垂柳——虽然细了些,但若是桩子打的紧密些想来也能够派的上用场。至于土自然更是不缺了,这河堤背对着后面就是一处田野,这土简直是予取予求,丝毫不用担心用完。
当然,要真说起来,肯定还是沙袋好些,只是这地方却没这条件,只能装土了。
这自然是赵老将军特意为赵云安分配的好地方——不论赵云安如何以身作则警示他人,如何身先士卒提升士气,可以身犯险这大忌才是最要紧的。故此,给赵云安安排的人手是最多的,给赵云安挑选的地方是最安全的,便是当真溃堤了这施工难度也是最容易的。
韩力这会儿已然先一步上了河堤上面,但是雨势太大,他也不敢就这么直愣愣站着,只敢撅着屁股趴在地上。好在这会儿便是安王都成了落汤鸡了,也没谁会笑话他这般行为失了礼数,缺了教养。
伸出脑袋往周围瞅了瞅,首先进入韩力眼帘的,便是距离不过尺许左右的水位线,汹涌的秦淮河水在狂风的鼓动下不时地向两岸拍去,当真是与龙军师那词里提过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异曲同工之处,溅起的水花甚至已然可以直接打到韩力脸上。
这秦淮河的河堤修的不低,已然有近两米,超过秦淮河两岸接近一米的距离。这般算一下,这秦淮河河水的水位已然是暴涨了近一米,想来是上游有水流冲了下来,否则断然不至于涨到这等地步。
只是,这秦淮河与谭纵在后世见到的三四十米河宽的秦淮河决然不同,便是不远处那座横跨两岸的南京桥便有一百三四十米宽。如此一来,若是当真这秦淮河溃堤的话,在没有重型机械的大顺朝,这水只怕便不是这么好堵的了。
提着十万分的小心,直到看见右下方早已然留好的隐秘标记后,韩力这才开口道:“回王爷话,便是这儿了。以小人身子为绳,这隐患范围便在左一右三处。”
韩力此处说的左一右三,其意是指左方一尺、右方三尺,合计四尺范围。谭纵心里头换算一下,这距离大约便是一米三左右。
虽说大顺朝已然推广新单位已经有许多念头了,可民间使用旧式单位已然有近千年,想改过来是真的不易,只能通过几十年的教育慢慢潜移默化了。此处闲话,略过不提。
要放在平时,这一米三当真算不得什么。可有句古话说的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即便是蚁穴尚能使千里长堤溃烂如斯,这一米三左右的溃口一旦溃开那又该如何!怕是一旦止水不利,整个南京城周边河堤都会被蚕食殆尽。
更何况,以现今的雨势而言,若是再下上半个来小时,只怕这水位便得漫上来。亦或者是上游有洪峰过来,这水位便直接要漫过河堤。介时,即便下游有内外秦淮河分流,只怕也是无用。
已然已经确定位置,赵云安也不再多话,立即便吩咐岳飞云下令按计划行事。一时间,所有人都动起手来,搭牛皮帐篷的,砍树的,挖土的,填沙的,绕着这一米三的隐患地带,整个地区都瞬时就成了一处大工地,便是谭纵都被这热火朝天的气氛感染,撸起袖管准备去搭把手——这会儿确实是缺时间,否则挖条引流渠便要好上许多了。
赵云安却是扯住他,将他引到一边无人处道:“你随我去前面走走。”
谭纵也不以为意,在后世时,这等时候领导自然是不会动手的。但是领导又不能就坐那干看着,自然得到处走动,一来是起个鼓励作用,示意大伙“领导与你们同甘共苦”呢;二来却是起个警示作用,让那些个偷懒耍奸的注意着点,不要被领导抓住了。
只是,高一脚低一脚的走了几分钟后,谭纵便觉着有些不对了。赵云安这会儿压根不是在工地里头走动,准确的说只在工地里头逛的这个圈倒似是故意做给人看,关键还是后面出了工地往河边走的这会儿才是主要。
而谭纵自己,不过是给大伙一个假象,告诉别人他安王身边有人跟着,其他人就不用担心了。
“王爷,这可不能再过去了。”谭纵眼见两人已然走到了河堤边上,再往前走那就上河堤了,连忙将赵云安扯住:“赵老将军可吩咐过,绝不让你离河堤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