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伐蜀(下)
淮南之乱对于魏国的实力没有太大的损失,反而士气更胜。司马昭感觉到了两川的威胁,于是决定先对川中用武。吴主孙亮虽然是聪慧之主,毕竟年纪尚轻,想完全把握朝政还需要一段时间。
尽管是司马氏一手遮天,可并不缺乏反对的声音。不同的是反对者各有各的道理,皆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魏国连战连捷,但是国力的损失还是有的。依照眼下的国力,如果可以养兵积粮三五年再出征才是最佳的时机。
司马昭并非不知道魏国的虚实,这些人所讲的确实是稳妥的策略。只是川中的情势着实让人担忧,蜀汉皇帝刘禅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无论是人口还是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照眼下川中的发展情势判断,魏国养精蓄锐够了,川军也会比现更加强大。换而言之,蜀汉的发展速度已经有跃过曹魏的趋势。
想成气候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目前川中虽然落实了新政,但反对的声音也是不少。有反对的声音在,间接说明了川中士族一时妥协的态度。没有那些世家豪族在暗中推波助澜,那些叫嚷抵制新政的声音难道不怕死么?
通过一些列的雷霆手段,刘禅扳倒了川中士族的代表人物,夺回朝政。但世家豪族的根脉却没有损伤,一旦刘禅软弱或是换了皇帝,届时话语权还是在这些老牌士族手中。陈袛,许游包括费氏一族的陨落,无非是士族间交替换代的一种表现,并不伤及这一集团的根本利益。
一时的威慑对于新政的实施有决定性的作用,想长治久安还需要长期的发展和调和。暴力可以解燃眉之急,却也如同饮鸩止渴,用得多了便适得其反。因此对于川中目前的反抗声音,刘禅只能逐渐化解,不宜再启用暴力镇压的手段。只要不影响到国家发展的大方向,便不会有什么杀身之祸。这是刘禅的底线,也是众所皆知的底线。无论怎么说,蜀汉是发展与危机并存,无非是看统治者如何调整二者的关系。
这便是司马昭要发兵攻打两川的理由之一。蜀汉只会一天比一天强劲,越早进攻蜀汉,两川内部的变数便是越多。当外部压力足够强大时,本身矛盾重重的内部定会给魏人一个惊喜。
按住了这一波,另一波声音又是响起。对两川的用兵素来是以防御为主,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都没能在魏国的土地上得到什么便宜。川路险峻难行,军队的补给经常难以按时到位。所以魏***都以防守为主,拖延时日消耗蜀军的补给,等到蜀军补给困难之时,便是不攻自退了。
反过来进攻两川魏人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蜀汉占据山川之险,易守难攻。魏军到了蜀汉关隘之下便不得寸进,对敌人造不成损伤,自己反而不断消耗。这种情况下去攻击两川,难逃重蹈覆辙之嫌。
这是军事方面的建言,政治上的时机司马昭已然说的清楚,军事上又如何说服众臣呢?
传闻蜀汉打通了到身毒的古道,并且在异国展开了大规模的贸易往来。这项工程的投入绝对是不小的,只有不断的投入人力和物力才能打下根基,建立起完善的运营体系。这甚至席卷了蜀汉包括蜀郡在内的大半地区,既然消耗了如此多的国力,蜀汉的防御能力自然要弱了几分。
去年时蜀汉的卫将军姜维草草成都一行便去了沓中屯田。依照常理,没有了陈袛架空姜维,姜维大可以在成都行使自己卫将军代大将军的职务,何必跑去边疆种地?这是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模式,参考姜维在成都停留的时间极其短暂,得出的结论便是为了避祸。
如今的刘禅眼前是绝对容不下权臣的,根基颇深的陈袛都倒下了,姜维浮根在外自然没有机会做一个权臣。留在成都难有作为,去汉中掌兵又怕朝中猜忌,所以用去沓中屯田这种方式来躲避祸患。手中的兵权不变,又可以借此练兵,积蓄军粮,这是明哲保身的行为。
君臣失和,这就是可趁之机。何况姜维远走沓中之后,留守在汉中的夏侯霸病故。负责镇守汉中的是辅汉将军董厥,董厥在朝中的“义阳帮”被打散,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力,对于武事也不是很精通。这大好的时机不发兵攻打两川,难道要等到姜维精兵练成,蜀汉兵精粮足时再战?
群臣见司马昭心意已决,又找不出说服司马昭的办法,于是上奏支持伐蜀的决定。曹奂不过是个傀儡皇帝,能做的不过是点头称善。于是由司马昭命人起草诏书,调集各路人马安排讨伐蜀汉的战略部署。
既然准备讨伐西蜀,首要之务便是防范东吴。吴蜀东西联盟共同抗魏,司马昭围淮南时蜀汉并无动作,但这不代表攻打蜀汉时东吴就没有动作。因此当务之急是稳定江淮防线以及襄阳的布防。
征东将军王基屡战有功,总督两淮军事,另调奋武将军石苞提一军前往相助。王昶依旧是镇守襄阳,调安东将军陈骞坐镇新野为其后援。这一番调动算是完成了对东吴的布防。加上司马昭亲自留守许昌为众军后继,就算江东十万军来也可以保证边境无忧。
不过司马昭仍然不放心对朝中的掌控,于是从雍凉边境调回了本族的征西将军司马望。拜司马望为卫将军领中领军,掌管禁军加强对中央的控制。
司马望的军事才能在司马氏中是非常出众的。一旦遇到需要发兵支援各处的状况时,大可以由司马望代替司马昭出征。从而保证中央的稳定,避免再次发生高贵乡公曹髦的故事。
朝中的能臣宿将多以故去,国内重量级的将领几乎尽数布置在江淮之间和襄阳这个荆州据点。多次打败姜维的安西将军邓艾是一路主帅的人选,但并不适合做为总统大军的人物。
此番攻打两川调集了曹魏西部的所有军力,又从中原和河北抽调了不少人马作为中央主力军西进。因此三军统帅必须是中央司马氏的人,不可能用外镇的将领统御中央的军队。
“策略既定,统帅人选众卿可有推荐?”司马昭在晋公府中询问众臣。曹奂登基之后便赐爵晋公给司马昭,司马昭又是几番推辞后勉强接受了封赏。
曹魏群臣皆为这统帅人选苦思,所谓的三军统帅不仅要精通用兵之道,更要对司马氏绝对的忠心。川中地势险峻,大军进入之后便以三军统帅为主。事关伐蜀大计的成败,数十万将士的生死,自然不能推荐平庸之辈。
众人皆是苦思冥想不敢轻易断言,唯有钟会神态自若偷偷发笑。司马昭见了便问道:“士季何以发笑?”
淮南之乱对于魏国的实力没有太大的损失,反而士气更胜。司马昭感觉到了两川的威胁,于是决定先对川中用武。吴主孙亮虽然是聪慧之主,毕竟年纪尚轻,想完全把握朝政还需要一段时间。
尽管是司马氏一手遮天,可并不缺乏反对的声音。不同的是反对者各有各的道理,皆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魏国连战连捷,但是国力的损失还是有的。依照眼下的国力,如果可以养兵积粮三五年再出征才是最佳的时机。
司马昭并非不知道魏国的虚实,这些人所讲的确实是稳妥的策略。只是川中的情势着实让人担忧,蜀汉皇帝刘禅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无论是人口还是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照眼下川中的发展情势判断,魏国养精蓄锐够了,川军也会比现更加强大。换而言之,蜀汉的发展速度已经有跃过曹魏的趋势。
想成气候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目前川中虽然落实了新政,但反对的声音也是不少。有反对的声音在,间接说明了川中士族一时妥协的态度。没有那些世家豪族在暗中推波助澜,那些叫嚷抵制新政的声音难道不怕死么?
通过一些列的雷霆手段,刘禅扳倒了川中士族的代表人物,夺回朝政。但世家豪族的根脉却没有损伤,一旦刘禅软弱或是换了皇帝,届时话语权还是在这些老牌士族手中。陈袛,许游包括费氏一族的陨落,无非是士族间交替换代的一种表现,并不伤及这一集团的根本利益。
一时的威慑对于新政的实施有决定性的作用,想长治久安还需要长期的发展和调和。暴力可以解燃眉之急,却也如同饮鸩止渴,用得多了便适得其反。因此对于川中目前的反抗声音,刘禅只能逐渐化解,不宜再启用暴力镇压的手段。只要不影响到国家发展的大方向,便不会有什么杀身之祸。这是刘禅的底线,也是众所皆知的底线。无论怎么说,蜀汉是发展与危机并存,无非是看统治者如何调整二者的关系。
这便是司马昭要发兵攻打两川的理由之一。蜀汉只会一天比一天强劲,越早进攻蜀汉,两川内部的变数便是越多。当外部压力足够强大时,本身矛盾重重的内部定会给魏人一个惊喜。
按住了这一波,另一波声音又是响起。对两川的用兵素来是以防御为主,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都没能在魏国的土地上得到什么便宜。川路险峻难行,军队的补给经常难以按时到位。所以魏***都以防守为主,拖延时日消耗蜀军的补给,等到蜀军补给困难之时,便是不攻自退了。
反过来进攻两川魏人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蜀汉占据山川之险,易守难攻。魏军到了蜀汉关隘之下便不得寸进,对敌人造不成损伤,自己反而不断消耗。这种情况下去攻击两川,难逃重蹈覆辙之嫌。
这是军事方面的建言,政治上的时机司马昭已然说的清楚,军事上又如何说服众臣呢?
传闻蜀汉打通了到身毒的古道,并且在异国展开了大规模的贸易往来。这项工程的投入绝对是不小的,只有不断的投入人力和物力才能打下根基,建立起完善的运营体系。这甚至席卷了蜀汉包括蜀郡在内的大半地区,既然消耗了如此多的国力,蜀汉的防御能力自然要弱了几分。
去年时蜀汉的卫将军姜维草草成都一行便去了沓中屯田。依照常理,没有了陈袛架空姜维,姜维大可以在成都行使自己卫将军代大将军的职务,何必跑去边疆种地?这是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模式,参考姜维在成都停留的时间极其短暂,得出的结论便是为了避祸。
如今的刘禅眼前是绝对容不下权臣的,根基颇深的陈袛都倒下了,姜维浮根在外自然没有机会做一个权臣。留在成都难有作为,去汉中掌兵又怕朝中猜忌,所以用去沓中屯田这种方式来躲避祸患。手中的兵权不变,又可以借此练兵,积蓄军粮,这是明哲保身的行为。
君臣失和,这就是可趁之机。何况姜维远走沓中之后,留守在汉中的夏侯霸病故。负责镇守汉中的是辅汉将军董厥,董厥在朝中的“义阳帮”被打散,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力,对于武事也不是很精通。这大好的时机不发兵攻打两川,难道要等到姜维精兵练成,蜀汉兵精粮足时再战?
群臣见司马昭心意已决,又找不出说服司马昭的办法,于是上奏支持伐蜀的决定。曹奂不过是个傀儡皇帝,能做的不过是点头称善。于是由司马昭命人起草诏书,调集各路人马安排讨伐蜀汉的战略部署。
既然准备讨伐西蜀,首要之务便是防范东吴。吴蜀东西联盟共同抗魏,司马昭围淮南时蜀汉并无动作,但这不代表攻打蜀汉时东吴就没有动作。因此当务之急是稳定江淮防线以及襄阳的布防。
征东将军王基屡战有功,总督两淮军事,另调奋武将军石苞提一军前往相助。王昶依旧是镇守襄阳,调安东将军陈骞坐镇新野为其后援。这一番调动算是完成了对东吴的布防。加上司马昭亲自留守许昌为众军后继,就算江东十万军来也可以保证边境无忧。
不过司马昭仍然不放心对朝中的掌控,于是从雍凉边境调回了本族的征西将军司马望。拜司马望为卫将军领中领军,掌管禁军加强对中央的控制。
司马望的军事才能在司马氏中是非常出众的。一旦遇到需要发兵支援各处的状况时,大可以由司马望代替司马昭出征。从而保证中央的稳定,避免再次发生高贵乡公曹髦的故事。
朝中的能臣宿将多以故去,国内重量级的将领几乎尽数布置在江淮之间和襄阳这个荆州据点。多次打败姜维的安西将军邓艾是一路主帅的人选,但并不适合做为总统大军的人物。
此番攻打两川调集了曹魏西部的所有军力,又从中原和河北抽调了不少人马作为中央主力军西进。因此三军统帅必须是中央司马氏的人,不可能用外镇的将领统御中央的军队。
“策略既定,统帅人选众卿可有推荐?”司马昭在晋公府中询问众臣。曹奂登基之后便赐爵晋公给司马昭,司马昭又是几番推辞后勉强接受了封赏。
曹魏群臣皆为这统帅人选苦思,所谓的三军统帅不仅要精通用兵之道,更要对司马氏绝对的忠心。川中地势险峻,大军进入之后便以三军统帅为主。事关伐蜀大计的成败,数十万将士的生死,自然不能推荐平庸之辈。
众人皆是苦思冥想不敢轻易断言,唯有钟会神态自若偷偷发笑。司马昭见了便问道:“士季何以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