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咳嗽一声,朝着这一次同样也开始列席会议的宦者令缪贤开口道:“缪卿,且介绍一下目前情况吧。”
毕竟现在缪贤可是赵国的情报头子,这些情况只有他了解的最清楚。
缪贤点了点头,开口道:“两日前,燕王自武阳城发兵二十万,以高阳君荣蚠为主帅,亚卿栗腹为副帅进攻我赵国。如今已经度过南易水,正在围攻中人城。”
缪贤此言一出,在场的诸位赵国大臣就都皱起了眉头。
这可是二十万人大军啊,而在座的赵国君臣们都知道,如今的赵国北方五郡之中,能够动用的兵力不过只有区区的五万人而已。
这一比四的兵力对比,老实说是真的有点悬殊啊。
但是这还不是坏消息的结束,只见缪贤顿了一顿之后继续说道:“方才又传来消息,那武垣令傅豹及其属下王荣、苏射等,已率众降燕。”
缪贤这话一出,在场的气氛又沉闷了几分。
这下好了,大战还没开打呢,带路党倒是先出现了。
平阳君赵豹登时便是怒形于色,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傅豹等人,罪当夷三族!”
赵豹这番杀气腾腾的话一出,在场的赵国大臣纷纷赞成,就连赵丹都微微点头。
武垣这座城其实并不大,地理位置也不算太重要,人口也不多,其实被燕国占去也不影响大局。
但问题在于武垣令傅豹等人的投降开了一个很坏的头,万一其他城池也和武垣一样投降燕国,搞出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来,这仗还打个屁!
当然了,以赵国的强大,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应该是很难出现的。
但即便如此,武垣城的投降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的打击赵国军民的士气,对赵国即将到来的战争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
种种因素相加,赵国君臣显得如此上火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赵丹用手微微敲了几下面前的桌子,示意众人先安静一下,然后沉声道:“前线局势便是如此,想来诸卿也已了解,如今之局势,诸卿以为我赵国当如何应对?”
赵丹心里其实已经是有了决定了,但是在做出决定之前,当然还是要先听听这些赵国大臣的意见。
虽然说决定权是肯定在赵丹手里,但总不可能连别人开口的机会都不给吧?事事都搞一言堂,这样的君主是不会得到多少属下替他忠心卖命的。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嘛。
第一个开口的人出乎赵丹的意料之外,居然是一直在各种会议之中都不是很有存在感的楼昌。
只见楼昌开口道:“大王,以臣之见,不如与秦国议和。今秦有楚国之患,我赵国则有燕国之患。若大王欲和,则秦王稷必允之。如此秦国可退兵攻楚,我赵国亦可退兵攻赵,则两国皆可得益也。”
赵丹听了楼昌这番话,心里是真有要翻白眼的冲动,这楼昌又开始推销他的求和论调了……
赵丹当然不可能求和,要和的话早就和了,何必等到现在?
好在反对求和的也是大有人在,只见上卿虞信立刻就开口道:“大夫之言,谬也!议和一事,非一朝一夕可成,实属下策。且我赵国北方五郡尚有五万精兵,大王又以遣使往齐国,若齐国兵出,燕国又何须惧哉!”
毕竟现在缪贤可是赵国的情报头子,这些情况只有他了解的最清楚。
缪贤点了点头,开口道:“两日前,燕王自武阳城发兵二十万,以高阳君荣蚠为主帅,亚卿栗腹为副帅进攻我赵国。如今已经度过南易水,正在围攻中人城。”
缪贤此言一出,在场的诸位赵国大臣就都皱起了眉头。
这可是二十万人大军啊,而在座的赵国君臣们都知道,如今的赵国北方五郡之中,能够动用的兵力不过只有区区的五万人而已。
这一比四的兵力对比,老实说是真的有点悬殊啊。
但是这还不是坏消息的结束,只见缪贤顿了一顿之后继续说道:“方才又传来消息,那武垣令傅豹及其属下王荣、苏射等,已率众降燕。”
缪贤这话一出,在场的气氛又沉闷了几分。
这下好了,大战还没开打呢,带路党倒是先出现了。
平阳君赵豹登时便是怒形于色,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傅豹等人,罪当夷三族!”
赵豹这番杀气腾腾的话一出,在场的赵国大臣纷纷赞成,就连赵丹都微微点头。
武垣这座城其实并不大,地理位置也不算太重要,人口也不多,其实被燕国占去也不影响大局。
但问题在于武垣令傅豹等人的投降开了一个很坏的头,万一其他城池也和武垣一样投降燕国,搞出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来,这仗还打个屁!
当然了,以赵国的强大,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应该是很难出现的。
但即便如此,武垣城的投降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的打击赵国军民的士气,对赵国即将到来的战争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
种种因素相加,赵国君臣显得如此上火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赵丹用手微微敲了几下面前的桌子,示意众人先安静一下,然后沉声道:“前线局势便是如此,想来诸卿也已了解,如今之局势,诸卿以为我赵国当如何应对?”
赵丹心里其实已经是有了决定了,但是在做出决定之前,当然还是要先听听这些赵国大臣的意见。
虽然说决定权是肯定在赵丹手里,但总不可能连别人开口的机会都不给吧?事事都搞一言堂,这样的君主是不会得到多少属下替他忠心卖命的。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嘛。
第一个开口的人出乎赵丹的意料之外,居然是一直在各种会议之中都不是很有存在感的楼昌。
只见楼昌开口道:“大王,以臣之见,不如与秦国议和。今秦有楚国之患,我赵国则有燕国之患。若大王欲和,则秦王稷必允之。如此秦国可退兵攻楚,我赵国亦可退兵攻赵,则两国皆可得益也。”
赵丹听了楼昌这番话,心里是真有要翻白眼的冲动,这楼昌又开始推销他的求和论调了……
赵丹当然不可能求和,要和的话早就和了,何必等到现在?
好在反对求和的也是大有人在,只见上卿虞信立刻就开口道:“大夫之言,谬也!议和一事,非一朝一夕可成,实属下策。且我赵国北方五郡尚有五万精兵,大王又以遣使往齐国,若齐国兵出,燕国又何须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