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集夜间巷战
5日下午,侯鹤坤把32师调到台儿庄附近,和损伤严重的30师换防。黄昏时分,30师参加进攻的两个团全部撤出,到后方休整。而32师三个步兵团的生力军继续投入台儿庄,巩固阵地。
天渐渐黑下来。随着能见度的降低,庄内枪炮声也渐渐稀疏下来。台儿庄争夺战到现在,已经三十个小时了,已经进入第二个夜晚。但是,庄子内,即使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建筑物也不是十分残破。最多是墙上有很多弹痕、手榴弹爆炸的焦黑,并没有大的破坏。连垮塌的房屋都很少,并没有通常巷战过后那种到处断壁残垣的景象。
明军打到的地方,房子都空了——老百姓一下就跑到明军那边去了。人家冒险留下来为的就是这个。清军控制区,老百姓都还呆在自己家里。虽然也是吓得瑟瑟发抖,但也基本无恙。他们的屋子里满地尘土和碎玻璃,清兵蹲在窗口往外打枪、扔手榴弹,而不会招致火炮轰击,最多是一梭子子弹打进来还击。老百姓们吓得满脸惨白,一心只望着这帮爷赶紧撤走,明军打进来。包袱铺盖都收好了,就藏在床底下呢,到时候拉着全家,一背就走。
夜幕降临了。雨水也慢慢停下来,只剩下一点还在滴答着。潮湿的冷风“呼呼”刮过庄子,双方士兵都躲在建筑物里,各自生火取暖,加热食物吃。今年从秋天就打仗,山西的煤炭没法运出去,所以北清的大部分老百姓都还没买到煤。各家只有去年剩下来的一点煤,做饭都不够,根本不够生火取暖。但是清军可不管,直接劈开老百姓的桌子凳子当柴烧。老百姓也只能干看着,心想明军反正一两天就打过来了,到时候举家南逃,这些桌椅板凳也带不走,索性当给这些狗日的烧纸了。
明军那边,虽然也躲在老百姓的房子里,但是明军后勤充足,尤其是右路战区,战线短,又是全程铁路运输,物资保障更加充分。每个班组都有取暖用的煤,每天晚上发放到位。现在明军士兵们把一大包煤块扔在地上,直接用工兵铲敲碎,大把的填进炉子里。炉火旺盛,满屋子都烧得暖烘烘的。
炊事班的人抬着饭箱,猫着腰跑,挨个阵地的送晚饭。军用饭盒往炉子上一放,过一会儿,已经冰凉的饭菜重新滚热。顷刻间,米饭加土豆红烧肉的香味儿升腾的满屋子。激战过后的士兵们靠墙坐着,吃着香喷喷、热乎乎的晚饭,仿佛满身的疲惫和紧张都瞬间缓解了。
而对面的清军只能吃上煎饼稀饭。台儿庄里虽然也有商店、肉铺、酒楼,好吃的也不少,但是还不够当官的分呢,到不了当小兵的嘴里。这种时候,明军当然故技重施,若干个炊事班直接把大锅架在路口,就在里面炖肉。正好这时候也是刮北风,明军在北,清军在南。红烧肉的奇香顺风飘去,直钻进那些正在啃煎饼喝稀饭的清兵鼻子里。
同时,明军也架起大喇叭,朝着对面的清军不停喊话,说弟兄们还在那边啃煎饼干什么,都过来吃红烧肉吧!
但是和前一天晚上一样,没有效果。除了这是八旗师、都相对忠于清廷之外,而且这还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都不用喊,清兵早就跑过来了。但是现在除了个别上无父母、下无子嗣、中间没老婆的光棍一条的清兵偷跑过来,大多数清兵可不原以为吃一顿红烧肉,把全家都搭进去。尽管他们听在耳中馋在腹中,但还是接着啃煎饼喝稀饭,心中早把怂恿皇上搞“株连令”的那个家伙宰了一千遍。
……
但是就在炖肉、喊话这些动作的背后,明军正在悄悄酝酿新一轮的进攻。这次进攻,将是夜间进攻。明军知道现在再用食物引诱清兵投降,已经不现实了。但是还在一本正经地做着样子。这样能够麻痹清军的神经,让对方以为今夜还能像昨夜一样,双方偃旗息鼓度过一夜。
经过几次夜战,明军现在发现,和清军夜战的话,自己的武器很占优势。夜间能见度差,轻武器有效交火范围大大缩短,步枪的中远距离优势发挥不出来,枪战大都在几十米的范围内。这样的话,明军的高比例冲锋枪就很占便宜了。
夜色中,小雨时下时停,双方的大喇叭一直在广播,却都是对清军士兵广播的。清军广播的内容,都是某某部队全体官兵升官受赏的消息,临阵激励士气的。明军的内容,则是劝降。对士兵讲解身为大明公民的好处,对军官则反复播放“投诚奖金”之类的,加以诱惑。
十一点多,明军的广播先停了。
十二点半左右,清军的广播也停了。
于是,漆黑的台儿庄里只剩下淅淅沥沥的雨声,还有呼啸的寒风声。双方的控制区内,很多房屋窗洞都闪动着通红的光——那是双方士兵在寒冷雨夜取暖的炉火。
夜里一点多,清军除了警戒哨和机枪组的值夜士兵,都已经在睡觉了。清兵们纵然是经过了换防休整,那也是打了半天加一晚上的仗了,都疲惫不堪,呼呼大睡了。
明军那边也没什么动静,似乎也都睡觉了。
但是,在这沉静的假象后面,却是暗流涌动。台儿庄北郊,卡车往返穿梭,为庄内的部队补充弹药,运出伤员。同时,把一些伤亡较大的单位撤出去,又把大量生力军补充进来。
夜里一点半,一颗信号弹升起,在夜空中漂亮地划了个弧,消失了。
地面上,几千明军端着冲锋枪、提着机枪,跳出藏身处,猫着腰,无声无息地向清军阵地摸去。
十几秒后,第一处清军发现了,机关枪“哒哒哒”地响起来,随即各处机枪响起来。明军也呐喊起来,就地卧倒,手榴弹雨点般地甩过去,然后趁着密集的爆炸,起身冲刺。
按理说,清军的夜间警戒还是比较到位的。除了警戒士兵外,每一个机枪组都安排成员轮流值夜,以便发现明军,机枪能在第一时间射击。但是虽然做了准备,因为有了昨夜的例子,再加上前半夜的劝降,清军上下还是不太认为明军会在夜间突然进攻,现在明显还是措手不及。
一处机枪响起来,清军立刻炸了营,其他各处的机枪不管有没有看见明军,统统狂扫起来,黑暗中除了眩目的火舌,什么也看不见。被骤然惊醒的清兵们大喊着,拉着枪栓超黑暗中盲目射击,宣泄着心中的紧张恐惧。
5日下午,侯鹤坤把32师调到台儿庄附近,和损伤严重的30师换防。黄昏时分,30师参加进攻的两个团全部撤出,到后方休整。而32师三个步兵团的生力军继续投入台儿庄,巩固阵地。
天渐渐黑下来。随着能见度的降低,庄内枪炮声也渐渐稀疏下来。台儿庄争夺战到现在,已经三十个小时了,已经进入第二个夜晚。但是,庄子内,即使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建筑物也不是十分残破。最多是墙上有很多弹痕、手榴弹爆炸的焦黑,并没有大的破坏。连垮塌的房屋都很少,并没有通常巷战过后那种到处断壁残垣的景象。
明军打到的地方,房子都空了——老百姓一下就跑到明军那边去了。人家冒险留下来为的就是这个。清军控制区,老百姓都还呆在自己家里。虽然也是吓得瑟瑟发抖,但也基本无恙。他们的屋子里满地尘土和碎玻璃,清兵蹲在窗口往外打枪、扔手榴弹,而不会招致火炮轰击,最多是一梭子子弹打进来还击。老百姓们吓得满脸惨白,一心只望着这帮爷赶紧撤走,明军打进来。包袱铺盖都收好了,就藏在床底下呢,到时候拉着全家,一背就走。
夜幕降临了。雨水也慢慢停下来,只剩下一点还在滴答着。潮湿的冷风“呼呼”刮过庄子,双方士兵都躲在建筑物里,各自生火取暖,加热食物吃。今年从秋天就打仗,山西的煤炭没法运出去,所以北清的大部分老百姓都还没买到煤。各家只有去年剩下来的一点煤,做饭都不够,根本不够生火取暖。但是清军可不管,直接劈开老百姓的桌子凳子当柴烧。老百姓也只能干看着,心想明军反正一两天就打过来了,到时候举家南逃,这些桌椅板凳也带不走,索性当给这些狗日的烧纸了。
明军那边,虽然也躲在老百姓的房子里,但是明军后勤充足,尤其是右路战区,战线短,又是全程铁路运输,物资保障更加充分。每个班组都有取暖用的煤,每天晚上发放到位。现在明军士兵们把一大包煤块扔在地上,直接用工兵铲敲碎,大把的填进炉子里。炉火旺盛,满屋子都烧得暖烘烘的。
炊事班的人抬着饭箱,猫着腰跑,挨个阵地的送晚饭。军用饭盒往炉子上一放,过一会儿,已经冰凉的饭菜重新滚热。顷刻间,米饭加土豆红烧肉的香味儿升腾的满屋子。激战过后的士兵们靠墙坐着,吃着香喷喷、热乎乎的晚饭,仿佛满身的疲惫和紧张都瞬间缓解了。
而对面的清军只能吃上煎饼稀饭。台儿庄里虽然也有商店、肉铺、酒楼,好吃的也不少,但是还不够当官的分呢,到不了当小兵的嘴里。这种时候,明军当然故技重施,若干个炊事班直接把大锅架在路口,就在里面炖肉。正好这时候也是刮北风,明军在北,清军在南。红烧肉的奇香顺风飘去,直钻进那些正在啃煎饼喝稀饭的清兵鼻子里。
同时,明军也架起大喇叭,朝着对面的清军不停喊话,说弟兄们还在那边啃煎饼干什么,都过来吃红烧肉吧!
但是和前一天晚上一样,没有效果。除了这是八旗师、都相对忠于清廷之外,而且这还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都不用喊,清兵早就跑过来了。但是现在除了个别上无父母、下无子嗣、中间没老婆的光棍一条的清兵偷跑过来,大多数清兵可不原以为吃一顿红烧肉,把全家都搭进去。尽管他们听在耳中馋在腹中,但还是接着啃煎饼喝稀饭,心中早把怂恿皇上搞“株连令”的那个家伙宰了一千遍。
……
但是就在炖肉、喊话这些动作的背后,明军正在悄悄酝酿新一轮的进攻。这次进攻,将是夜间进攻。明军知道现在再用食物引诱清兵投降,已经不现实了。但是还在一本正经地做着样子。这样能够麻痹清军的神经,让对方以为今夜还能像昨夜一样,双方偃旗息鼓度过一夜。
经过几次夜战,明军现在发现,和清军夜战的话,自己的武器很占优势。夜间能见度差,轻武器有效交火范围大大缩短,步枪的中远距离优势发挥不出来,枪战大都在几十米的范围内。这样的话,明军的高比例冲锋枪就很占便宜了。
夜色中,小雨时下时停,双方的大喇叭一直在广播,却都是对清军士兵广播的。清军广播的内容,都是某某部队全体官兵升官受赏的消息,临阵激励士气的。明军的内容,则是劝降。对士兵讲解身为大明公民的好处,对军官则反复播放“投诚奖金”之类的,加以诱惑。
十一点多,明军的广播先停了。
十二点半左右,清军的广播也停了。
于是,漆黑的台儿庄里只剩下淅淅沥沥的雨声,还有呼啸的寒风声。双方的控制区内,很多房屋窗洞都闪动着通红的光——那是双方士兵在寒冷雨夜取暖的炉火。
夜里一点多,清军除了警戒哨和机枪组的值夜士兵,都已经在睡觉了。清兵们纵然是经过了换防休整,那也是打了半天加一晚上的仗了,都疲惫不堪,呼呼大睡了。
明军那边也没什么动静,似乎也都睡觉了。
但是,在这沉静的假象后面,却是暗流涌动。台儿庄北郊,卡车往返穿梭,为庄内的部队补充弹药,运出伤员。同时,把一些伤亡较大的单位撤出去,又把大量生力军补充进来。
夜里一点半,一颗信号弹升起,在夜空中漂亮地划了个弧,消失了。
地面上,几千明军端着冲锋枪、提着机枪,跳出藏身处,猫着腰,无声无息地向清军阵地摸去。
十几秒后,第一处清军发现了,机关枪“哒哒哒”地响起来,随即各处机枪响起来。明军也呐喊起来,就地卧倒,手榴弹雨点般地甩过去,然后趁着密集的爆炸,起身冲刺。
按理说,清军的夜间警戒还是比较到位的。除了警戒士兵外,每一个机枪组都安排成员轮流值夜,以便发现明军,机枪能在第一时间射击。但是虽然做了准备,因为有了昨夜的例子,再加上前半夜的劝降,清军上下还是不太认为明军会在夜间突然进攻,现在明显还是措手不及。
一处机枪响起来,清军立刻炸了营,其他各处的机枪不管有没有看见明军,统统狂扫起来,黑暗中除了眩目的火舌,什么也看不见。被骤然惊醒的清兵们大喊着,拉着枪栓超黑暗中盲目射击,宣泄着心中的紧张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