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集山雨欲来
喀什,距离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只有180公里。现在,苏军骑兵、坦克、汽车、步兵,正在潮水般地涌进来。
这些苏军大兵中,很多人都是黑发、浓眉、眼眶不深,鼻子不大,俄罗斯人特征不明显,一看就是中亚人,看起来和南疆当地人差不多。为了在南疆的行动顺利进行,斯大林专门提高了中亚士兵的比例。
苏军现在已经完全占领了喀什,而且也不是电报上说的“两个小时前进入南疆的”。苏军的装甲部队和骑兵部队越过国境线已经有六个小时了。只不过穿越阿赖山口边境哨卡的时候,哨卡已经没有一个清兵在看守了。南疆当地的清军各部队,本来正规军就不多,而且从官到兵都在担心自己的命运。现在投降了之后,明军又没来,处于权力真空的时期,根本没人操心自己的职责了。
六个小时前苏军一枪未放,大军顺利过境。哨卡里没有电报,更没有电话,内仅有的三个清兵呆呆的,看着大批陌生坦克和骑兵从面前隆隆开过,都不知道该干什么。
就在那三个清兵正在犹豫是逃跑还是欢迎的时候,一个苏军指导员带人过来,把他们逮捕了。
在苏军从阿赖山口到喀什城中间的180公里内,有许多人看见了这支部队。牧民、农民、闲散的清军、民团……但是没有一个人去报告。——即使报告,他们也不知向哪儿报告。大清朝廷亡了,上边当官的不愿管事了。而且,方圆百里都难找到一个能打电话或者能发电报的地方。当然,若是骑马的话,也能赶在苏军前面到喀什城,那里可以发报。但是,这明显不是自己的事,谁会舍得耗费自己的马力呢?
于是,直到苏军占领了喀什城两个小时后、已经把红旗插在艾提尕尔大清真寺圆顶上、并把德高望重的长老们集中起来宣传“革命无神论”的时候,有个阿訇才觉得不妙,才偷偷跑去找人往北京发报。
……
几个小时内,更多的苏军队伍越过喀什城,源源不断往东行进。苏军这次进南疆的部队要么是骑兵,要么是摩托化部队。不计其数的汽车、坦克、马匹、燃料从西伯利亚大铁路上卸下来,几乎是抬脚就进了南疆。
喀什现在成了苏军第一个前进司令部和补给站。大军向东出了喀什就折向东北,沿着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向东行进。行军计划是沿着绿洲依次穿过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地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最后抵达甘肃边界。整个南疆,人烟比较多的就是这么一串绿洲。占领了这一串绿洲,就等于占领了整个南疆了。回头最多再把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的和田地区控制住,整个南疆就全控制住了。
现在,喀什城里满是苏军大兵。他们把事先印好的汉、维两种文字的布告满城张贴。城内每一座稍高的建筑上,都飘扬起了镰刀锤子旗。政委们在大街小巷、和一些喀什的宗教圣地——比如艾提尕尔大清真寺、阿曼尼莎汗陵、香妃墓等等地方,高声向人群宣讲着。
这些政委也是苏军专安排的,他们都是中亚各加盟国的当地人,能说中亚及南疆这一带的几种语言。宣讲的内容也无非是两类:第一是自己来的目的——不是来侵犯你们的,是来保护和解放你们的。第二就是宣传马列无神论。
说实话,苏军进入南疆,当地多数人倒不太反感。相反,有不少人欢呼雀跃,姑娘小伙在路边跳着舞、打着手鼓,扯着嗓子唱着歌,欢迎苏联大兵开进来。满清当官的都不是自己民族的——不过这还罢了,主要是它不但是汉人政权,还又黑暗又腐败,实在太不得人心了。而这些苏联大兵看上去就可爱多了,长得和自己都差不多,其中很多人还就是自己同民族的人,只不过在国境线的那一边而已。
但是很多老年人都在冷眼相看。他们都是十九世纪末过来的,本世纪二十年代那些事情,他们都印象很深。——成千上万的农民牧民被夺去了一切,甚至夺取了最后一粒口粮。“上边”甚至把城市的工人组织起来,安上个“征粮队”的名字,就到农村来抢劫农民:粮食、牲畜、工具、一切。胆敢私藏粮食、或者宰杀自己牲畜充饥的,发现一律枪毙。
快要饿死的人从边境那边跑过来……很多人刚过来,怀中的孩子就死了。那边的人和这边的人不少都是亲戚,即使不是亲戚,也都是穆斯林。而天下的穆斯林是一家,即便不认识的过路者走进家门,只要都是安拉的信徒,穆斯林们也会拿出饭菜款待,不收一分钱。可是,那些从苏联那边逃过来的人,都已经饿得皮包骨头,肠胃已经经不起正常饮食了。很多人刚吃第一顿饱饭就死了。
这里的人们不懂什么自由不自由,但是老人们对当年那边的大饥荒印象深刻。现在,和载歌载舞的年轻人不同,老人们都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这些苏联大兵。
……
不过,那些苏军小伙子们看上去却很可爱。他们穿着棉大衣,带着皮帽子,帽子上别着红五星,高筒马靴擦得亮亮的,坐在坦克上喜笑颜开,朝着路旁的人挥手。有的士兵就站在坦克上,一手抓着炮塔扶手栏杆,一手挥舞着大面红旗,口中喊着:
“乌拉——乌拉——”
骑兵部队的小伙子们骑着高头大马,穿着灰色皮袄,披着黑色大斗篷,也是马靴锃亮,腰挂马刀。这些哥萨克骑兵留着各式各样的胡子,小胡子、大胡子、两撇胡子,娴熟地驾着战马,整齐地小跑着,两眼锐利地放着光,不时还会“噢嗬嗬——”怪叫一阵,尽情宣泄着作为一个哥萨克的骄傲和悍勇。
他们也和装甲兵和步兵一样,皮帽上别着一颗红五星。
不但有小伙子,隔一会儿还能看见姑娘。女兵们都集中坐在一辆军车上,挎着医疗包,兴奋地四下望着。俄罗斯姑娘们普遍都很瘦,中亚姑娘们就显得粗壮一些,脸红扑扑的,一看就是从小杂粮吃得很足。而俄罗斯姑娘们脸色就很苍白,面颊深凹进去,显示着欧洲那头粮食缺乏更严重。
路旁的当地小伙子们看到这些姑娘,都开心地叫喊起来,唱歌、吹口哨,跟着卡车打手鼓献殷勤。而车上的姑娘们也都羞涩地避过目光,笑呵呵地交头接耳。
一辆军车上的女兵们商量了一会儿,一个姑娘起头唱起歌来:
喀什,距离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只有180公里。现在,苏军骑兵、坦克、汽车、步兵,正在潮水般地涌进来。
这些苏军大兵中,很多人都是黑发、浓眉、眼眶不深,鼻子不大,俄罗斯人特征不明显,一看就是中亚人,看起来和南疆当地人差不多。为了在南疆的行动顺利进行,斯大林专门提高了中亚士兵的比例。
苏军现在已经完全占领了喀什,而且也不是电报上说的“两个小时前进入南疆的”。苏军的装甲部队和骑兵部队越过国境线已经有六个小时了。只不过穿越阿赖山口边境哨卡的时候,哨卡已经没有一个清兵在看守了。南疆当地的清军各部队,本来正规军就不多,而且从官到兵都在担心自己的命运。现在投降了之后,明军又没来,处于权力真空的时期,根本没人操心自己的职责了。
六个小时前苏军一枪未放,大军顺利过境。哨卡里没有电报,更没有电话,内仅有的三个清兵呆呆的,看着大批陌生坦克和骑兵从面前隆隆开过,都不知道该干什么。
就在那三个清兵正在犹豫是逃跑还是欢迎的时候,一个苏军指导员带人过来,把他们逮捕了。
在苏军从阿赖山口到喀什城中间的180公里内,有许多人看见了这支部队。牧民、农民、闲散的清军、民团……但是没有一个人去报告。——即使报告,他们也不知向哪儿报告。大清朝廷亡了,上边当官的不愿管事了。而且,方圆百里都难找到一个能打电话或者能发电报的地方。当然,若是骑马的话,也能赶在苏军前面到喀什城,那里可以发报。但是,这明显不是自己的事,谁会舍得耗费自己的马力呢?
于是,直到苏军占领了喀什城两个小时后、已经把红旗插在艾提尕尔大清真寺圆顶上、并把德高望重的长老们集中起来宣传“革命无神论”的时候,有个阿訇才觉得不妙,才偷偷跑去找人往北京发报。
……
几个小时内,更多的苏军队伍越过喀什城,源源不断往东行进。苏军这次进南疆的部队要么是骑兵,要么是摩托化部队。不计其数的汽车、坦克、马匹、燃料从西伯利亚大铁路上卸下来,几乎是抬脚就进了南疆。
喀什现在成了苏军第一个前进司令部和补给站。大军向东出了喀什就折向东北,沿着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向东行进。行军计划是沿着绿洲依次穿过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地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最后抵达甘肃边界。整个南疆,人烟比较多的就是这么一串绿洲。占领了这一串绿洲,就等于占领了整个南疆了。回头最多再把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的和田地区控制住,整个南疆就全控制住了。
现在,喀什城里满是苏军大兵。他们把事先印好的汉、维两种文字的布告满城张贴。城内每一座稍高的建筑上,都飘扬起了镰刀锤子旗。政委们在大街小巷、和一些喀什的宗教圣地——比如艾提尕尔大清真寺、阿曼尼莎汗陵、香妃墓等等地方,高声向人群宣讲着。
这些政委也是苏军专安排的,他们都是中亚各加盟国的当地人,能说中亚及南疆这一带的几种语言。宣讲的内容也无非是两类:第一是自己来的目的——不是来侵犯你们的,是来保护和解放你们的。第二就是宣传马列无神论。
说实话,苏军进入南疆,当地多数人倒不太反感。相反,有不少人欢呼雀跃,姑娘小伙在路边跳着舞、打着手鼓,扯着嗓子唱着歌,欢迎苏联大兵开进来。满清当官的都不是自己民族的——不过这还罢了,主要是它不但是汉人政权,还又黑暗又腐败,实在太不得人心了。而这些苏联大兵看上去就可爱多了,长得和自己都差不多,其中很多人还就是自己同民族的人,只不过在国境线的那一边而已。
但是很多老年人都在冷眼相看。他们都是十九世纪末过来的,本世纪二十年代那些事情,他们都印象很深。——成千上万的农民牧民被夺去了一切,甚至夺取了最后一粒口粮。“上边”甚至把城市的工人组织起来,安上个“征粮队”的名字,就到农村来抢劫农民:粮食、牲畜、工具、一切。胆敢私藏粮食、或者宰杀自己牲畜充饥的,发现一律枪毙。
快要饿死的人从边境那边跑过来……很多人刚过来,怀中的孩子就死了。那边的人和这边的人不少都是亲戚,即使不是亲戚,也都是穆斯林。而天下的穆斯林是一家,即便不认识的过路者走进家门,只要都是安拉的信徒,穆斯林们也会拿出饭菜款待,不收一分钱。可是,那些从苏联那边逃过来的人,都已经饿得皮包骨头,肠胃已经经不起正常饮食了。很多人刚吃第一顿饱饭就死了。
这里的人们不懂什么自由不自由,但是老人们对当年那边的大饥荒印象深刻。现在,和载歌载舞的年轻人不同,老人们都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这些苏联大兵。
……
不过,那些苏军小伙子们看上去却很可爱。他们穿着棉大衣,带着皮帽子,帽子上别着红五星,高筒马靴擦得亮亮的,坐在坦克上喜笑颜开,朝着路旁的人挥手。有的士兵就站在坦克上,一手抓着炮塔扶手栏杆,一手挥舞着大面红旗,口中喊着:
“乌拉——乌拉——”
骑兵部队的小伙子们骑着高头大马,穿着灰色皮袄,披着黑色大斗篷,也是马靴锃亮,腰挂马刀。这些哥萨克骑兵留着各式各样的胡子,小胡子、大胡子、两撇胡子,娴熟地驾着战马,整齐地小跑着,两眼锐利地放着光,不时还会“噢嗬嗬——”怪叫一阵,尽情宣泄着作为一个哥萨克的骄傲和悍勇。
他们也和装甲兵和步兵一样,皮帽上别着一颗红五星。
不但有小伙子,隔一会儿还能看见姑娘。女兵们都集中坐在一辆军车上,挎着医疗包,兴奋地四下望着。俄罗斯姑娘们普遍都很瘦,中亚姑娘们就显得粗壮一些,脸红扑扑的,一看就是从小杂粮吃得很足。而俄罗斯姑娘们脸色就很苍白,面颊深凹进去,显示着欧洲那头粮食缺乏更严重。
路旁的当地小伙子们看到这些姑娘,都开心地叫喊起来,唱歌、吹口哨,跟着卡车打手鼓献殷勤。而车上的姑娘们也都羞涩地避过目光,笑呵呵地交头接耳。
一辆军车上的女兵们商量了一会儿,一个姑娘起头唱起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