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联军的作用并非主要集中在军事层面,它的成立,远为重要的是其中的象征意义,它甚至连攻占彭城的既定目标都不需要完成。
实际上,联军只要成立,便已经完成了它的大部分目标。
它的成立,象征着合纵抗昭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来到了以大昭为唯一轴心的大联盟时代。
因此,联军的统帅最终还是只能由昭人来做。
其实适合做这个统帅的人很多,上将军、白起、蒙恬,甚至王贲和杨端和,都有足够的资历和能力。
然而仔细想来他们又都没那么合适。
因为在率领昭军常年与六国作战的过程中,这些将军们都战功赫赫。
而他们的战功,都是来自于六国士卒的头颅,因此很容易会引起被统帅的士兵们的反感。
你很难相信一个曾经杀害过你非常多战友的人。
而这个统帅的位置,最后就落到了此时正看着报告目瞪口呆的扶苏身上。
其实仔细想想也并不很难理解始皇,以及诸王们的想法。
扶苏的两位公子夫人,分别来自于赵、魏两国,这就给了他天然对于两国士卒的亲和力,而因为他的楚国血统,或许在伐楚之时也能占到一些便利。
士卒们甚至因此相信即便战败了,自己也不会受到楚人的虐待。
更何况,扶苏并非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伐赵之战出自扶苏之手,已经经由大昭的宣传机构而成为人尽皆知的事。
而安邑之战中,扶苏虽然只是一个看客,但在外人眼里,这也是扶苏实打实的军功。
救援白起之时,他更亲自曾战胜过一向被六国视为拯救者的公子无忌和大赵军神李牧。虽然主要的功劳当然要归功于白起、王贲和蒙恬。
甚至还要归功于张良,若非他推动齐楚的突然结盟,两国也不会因为腹背受敌的危险而选择了求和。
然而,这同样也没人知道得那么详细不是?
人们能看的,就只有扶苏于危难之际出兵救援,过不多久,他非但成功“救出了”危险中的白起,赵魏两国还被迫签订了耻辱性和约。
但受到耻辱的都是高层,对中低层士卒而言,“网开一面”的公子扶苏,简直已经代替了公子无忌的地位,成为了新一任拯救者的热门人选。
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能力,扶苏都已齐备,他唯一欠缺的,或许只有资历一项了。
但对于诸侯之子而言,资历从来都不会成为问题,在血统论大行其道的战国时代,王之子的身份就足够掩盖资历的不足了。
这对扶苏而言当然也同样成立。
于是始皇帝在会上这么一提,大家一合计感觉能成,便在扶苏本人并未到场的情况下就给他塞了个“合纵长”的位子。
实际上,联军只要成立,便已经完成了它的大部分目标。
它的成立,象征着合纵抗昭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来到了以大昭为唯一轴心的大联盟时代。
因此,联军的统帅最终还是只能由昭人来做。
其实适合做这个统帅的人很多,上将军、白起、蒙恬,甚至王贲和杨端和,都有足够的资历和能力。
然而仔细想来他们又都没那么合适。
因为在率领昭军常年与六国作战的过程中,这些将军们都战功赫赫。
而他们的战功,都是来自于六国士卒的头颅,因此很容易会引起被统帅的士兵们的反感。
你很难相信一个曾经杀害过你非常多战友的人。
而这个统帅的位置,最后就落到了此时正看着报告目瞪口呆的扶苏身上。
其实仔细想想也并不很难理解始皇,以及诸王们的想法。
扶苏的两位公子夫人,分别来自于赵、魏两国,这就给了他天然对于两国士卒的亲和力,而因为他的楚国血统,或许在伐楚之时也能占到一些便利。
士卒们甚至因此相信即便战败了,自己也不会受到楚人的虐待。
更何况,扶苏并非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伐赵之战出自扶苏之手,已经经由大昭的宣传机构而成为人尽皆知的事。
而安邑之战中,扶苏虽然只是一个看客,但在外人眼里,这也是扶苏实打实的军功。
救援白起之时,他更亲自曾战胜过一向被六国视为拯救者的公子无忌和大赵军神李牧。虽然主要的功劳当然要归功于白起、王贲和蒙恬。
甚至还要归功于张良,若非他推动齐楚的突然结盟,两国也不会因为腹背受敌的危险而选择了求和。
然而,这同样也没人知道得那么详细不是?
人们能看的,就只有扶苏于危难之际出兵救援,过不多久,他非但成功“救出了”危险中的白起,赵魏两国还被迫签订了耻辱性和约。
但受到耻辱的都是高层,对中低层士卒而言,“网开一面”的公子扶苏,简直已经代替了公子无忌的地位,成为了新一任拯救者的热门人选。
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能力,扶苏都已齐备,他唯一欠缺的,或许只有资历一项了。
但对于诸侯之子而言,资历从来都不会成为问题,在血统论大行其道的战国时代,王之子的身份就足够掩盖资历的不足了。
这对扶苏而言当然也同样成立。
于是始皇帝在会上这么一提,大家一合计感觉能成,便在扶苏本人并未到场的情况下就给他塞了个“合纵长”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