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婆罗门沸伽罗改信佛教,学佛七日就修成了正果,而他的徒弟婆悉咤却还抱着梵天学说不放,与梵志婆罗堕争吵起来。此二人都是大婆罗门的高徒,都将异学三部旧书,读诵得抑扬顿挫,滚瓜烂熟,都能解释各种经书,擅长大人相法,以及观察吉凶和祭祀礼仪,都是各领五百弟子,随其本师来到乐耕村的。

    这天清晨,二人在园中相遇,为谁的法门通往梵天而争执不下。婆悉咤说:“我修行的道是正道,能脱离人间到达梵天,这是大师沸伽罗娑罗婆罗门说的。”

    婆罗堕说:“我修行的道才是正道,能脱离人间到达梵天,这是我大师多梨车说的!”二人辩来辩去没有结果。

    婆悉咤就说:“我听说沙门瞿昙是得道真人,名声远大,已经成佛,他知道去往梵天的道,能为人说法,常与梵天往来交谈,现在就在伊车林中,我们应该去请他作个决断!”二人于是出村来到林中,见了佛问讯一番,然后坐在一面。

    佛知道二人的心事,不等他们开口就说:“你们两人一清早就在园中再三争论,都说自己的道是正道,能到达梵天,你称赞大师沸伽罗,他称赞大师多梨车,有这事吗?”二人闻言惊得衣毛直竖,心想沙门瞿昙真是神人,我们要说的,他都先给说出来了!

    婆悉咤说:“我的道和他的道都是正道,都能超越世间到达梵天,到底是沸伽罗说的对,还是多梨车说的对呢?”

    佛说:“即便你们的道都能达到梵天,那还争论什么呢?”

    婆悉咤说:“一切三明婆罗门所说的种种道,譬如自在欲道、自作道、梵天道,这三条道都通向梵天,如同村路都能通往城市一样!”

    婆罗门教、印度教将人生分为四行期,一是梵行期,学习吠陀本集,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二是家居期,学习梵书,梵书相当于祭祀仪轨手册。所谓自在欲道,指的就是青年时期,娶妻立业,居家修行;三是林栖期,学习森林书,以沉思祭祀理论中的神秘主义代替祭礼。所谓自作道,指的就是老年时期,离开家庭,独自住在林中苦行修道;四是遁世期,学习奥义书,只论宇宙终极真理,追求梵我一如。所谓梵天道,指的就是晚年时期,遁世苦行,求生梵天。这种循序渐进的人生规划,倒也适合居士修行。

    关于三明婆罗门的定义,曾有婆罗门在祇园对佛说过:“婆罗门父母具相,无诸瑕秽,父母七世相承无诸讥论;世世相承常为师长,辩才具足;诵诸经典、物类名字、万物差品、字类分合、历世本末,此五种书记悉皆通达,容色端正,是名婆罗门三明!”

    说婆罗门三明,就是七世父母血统纯正,口碑好;世代常为师长,口才好;通达五部旧典,学问好。重视血统、出身和学问,这是婆罗门三明的本义。

    佛教看重的是如实的智慧,不靠世俗的好名声,以及善于解释语言文字,来博取三明的称谓。佛说:“我不以名字言说为三明,贤圣法门说的三明,是直达涅槃的实用三明,所谓无学宿命智证明、无学生死智证明、无学漏尽智证明。”这是佛所亲证的,如实导向解脱的真三明,与婆罗门所谓三明是不同的。

    佛再三问:“所有道路是否都通向梵天呢?”婆悉咤肯定地说:“都通向梵天!”佛将其见解敲定后,说道:“三明婆罗门及其前辈的七代先师,以及更早的三明仙人,如阿咤摩、婆摩婆、婆摩提婆、毗婆审咤、伊尼罗斯、蛇婆提伽、婆婆悉、迦叶、阿楼那、瞿昙摩、首脂、婆罗损陀等古老婆罗门中,有没有人见过梵天呢?”婆悉咤说没有!

    佛说:“倘使婆罗门中无人见过梵天,那就应该知道,三明婆罗门说的不真实。好比有人自称与某女私通,却对该女一无所知一样。你们三明婆罗门,看见日月运行出没,就叉手供养,能不能说这样修行,就能到达日月呢?”

    婆悉咤说:“不能说这样修行,就能与日月合一!”佛说:“正是这样,三明婆罗门看见日月出没,便叉手供养,而不能说这是使人到达日月的正道,但却经常叉手恭敬日月,岂不是虚妄吗?”婆悉咤说确实虚妄!

    佛问:“如果有人在空地上立梯子,要上高房却不知房在何处,三明婆罗门也是这样虚妄。佛法以五欲为染着、为系缚、为钩锁,而婆罗门染着五欲,不见过失,不知出离,被五欲所系缚,即使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也没有意义。好比有人被牢牢拴在阿夷罗河此岸,而空唤彼岸‘来渡我过去’,彼岸怎能过来将此人渡过彼岸呢?假如阿夷罗河涨满了水,有人想要过河,却不用力气和船筏,他能过去吗?”婆悉咤说不能!

    佛说:“三明婆罗门也是这样,不修沙门清净梵行,更修其他不清净行,想生梵天毫无可能,借助船筏,身体力行是渡河之道,我法门中也是这样。如果比丘舍弃了不清净的行为,以清净的修行,想生梵天就生梵天。而婆罗门五欲缠身,想生梵天是不可能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