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6月6日凌晨4点整,一支由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三号坦克、半履带运兵车和c型自行火炮组成的德军车队大摇大摆的越过了德国和比利时边境,驶入了位于阿登森林东部的比利时小城圣维特。现在整个小镇已经被彻底的封锁了,比利时军队在通往小城的各个主要路口上都设置了哨卡,闲杂人等一律不许通过……什么?比利时军队的哨卡!?那德军车队怎么可以通过呢?
这件事情说来话长,首要的功劳大概要归属现在的荷兰配王亨德里克亲王,所谓“配王”的意思大概就是指倒插门成了女王老公没有什么实权专门负责配种的王吧。这个亨德里克亲王的老婆大人就是荷兰女王威廉明娜,而他本人则是个德国贵族,是德意志帝国的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国的公爵(不是大公),在和威廉明娜女王结婚以前则是一名普鲁士军官,而且德意志帝国一直都是他心目中的祖国。据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得以流亡荷兰,其中也有他的枕边风的作用。
这个时空的德国同历史上不一样,并不是纳粹党独裁,是纳粹党和国防军的普鲁士军官团共治,而普鲁士军官团又和这个荷兰配王还有流亡荷兰的德国皇室有几分香火情。所以德荷关系一直非常亲密,在苏联的盟友日本入侵荷属东印度后,荷兰就理所当然加入了德国一边对苏联、日本宣战了。虽然并没有追随德国向法国宣战,但总得来说还是明显倾向德国的。
而荷兰和比利时两国的关系又非常特殊,荷兰语法语一直是比利时的两大官方语言之一,而且操荷兰语的人口还占到比利时人口的多数,两国基本上算是兄弟国家(历史上都是勃艮第遗产的一部分)。
实际上比利时同德国的关系也一直不错。直到现任国王利奥波德三世的父亲阿尔贝一世时才同德国翻脸,原因是阿尔贝一世拒绝了德皇威廉二世的拉拢,还将后者准备同法国开战的计划告诉了法国人,并且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在法国一边,结果造成国土被德军蹂躏。德比两国也因此成了仇敌。这也就是为什么法德开战后,比利时会再次选择支持法国的最主要原因。
不过那位铁杆反德的阿尔贝一世在1934年初在瑞士爬山玩的时候摔死了。新上台的利奥波德三世并没有老爹那么顽固。虽然在政府的要求下,还是同意对德宣战。但一直有些摇摆,很有一点要当墙头草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一贯同德国关系密切,实际上也是德国人的荷兰配王亨德里克亲王就开始在德比两国间斡旋。在五月下旬的时候。还专门组织了一个包括比利时王后(瑞典公主)和比利时皇家军队的几个高级将领在内的参观旅行团去德国“考察”,当他们看到德国人集结在亚琛地区和特里尔地区多的吓人的装甲部队和空军机群后,就全都变成了铁杆的亲德分子,一块儿跑到利奥波德三世国王和布罗克维尔面前帮德国佬说话了。随后,利奥波德三世和布罗克维尔首相还在亨德里克亲王的安排下,在荷兰海牙同德国总理希特勒来了一番亲切会面……
最后。马克斯.霍夫曼计划中最出彩的阿登森林奇袭作战就变成了现在这样的武装大游行了。
没有铺天盖地的大轰炸,没有精心准备的炮击,也没有气势恢弘的装甲突击。德国b集团军群所属的8个装甲师和15个装甲掷弹兵师还有14个摩托化步兵师,总共37个师的庞大兵力,在b集团军群司令官冯.包克大将的指挥下,浩浩荡荡通过比利时南部的阿登森林,向法国中部的色当地区开去了。
比利时背盟倒戈的事情倒没有隐瞒太久。因为比利时当局并没有把事情做绝的意思,驻扎在比利时境内的少量法军和法国驻比利时军队的观察员在6月7日就接到了逐客令。而法国的情报部门这一回也显出了难得的高效,在德军进入比利时的第二天,就向巴黎方面发出了数量不明德军正在穿越阿登森林的报告。
确认了比利时已经被德国拉拢之后,法国军方高层才真的感到大难就要临头了。不过此时的他们却根本顾不上正在穿越阿登森林的数量不明的德军,在甘末林等人看来,那些不过是德国的小部队,很可能只是骚扰性质的进攻。有几个步兵师在色当一线展开就足以应付了。真正要命的是很快就要通过比利时国土杀进法国北部的德军主力!
甘末林等人想当然的认为,现在的德军统帅部一定在按照一个类似于施里芬计划的作战方案行动。用强大的装甲部队穿越比利时攻入法国北部,然后一个左勾拳打向巴黎。以实现他们在1914年没有实现的目标,而且随后到来的消息也证实了这种想法。
就在比利时向法军下达逐客令的次日,也就是1934年6月8日上午,德军a集团军群所属的一个装甲集团军就从列日要塞的炮口下通过了默兹河上的公路桥,当天下午。德军先头部队就出现在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街头!不过他们现在的身份不是侵略军,而是比利时王国的盟友,因为法国已经在当天中午向比利时递交了宣战书。
看到德军已经气势汹汹攻了过来,而苦心经营多年的第二号防线也因为比利时的背叛而出现了巨大的缺口。法军统帅甘末林也顾不得敌强我弱的残酷现实,急急忙忙就下令集结在德国北部的4个机械化军(一共8个装甲师、8个机械化步兵师)和6个步兵军(一共24个摩托化步兵军)的大军深入比利时中部,摆出了准备和德军装甲集群决战的架势。
不过首先在比利时境内恭候他们的却是遮天蔽日的飞机!正如戴高乐说的那样,强大的德国空军完全占领了白天,炸弹像雨点一样在法军车队中间炸开,斯图卡的尖啸声震耳欲聋。不断刺激在第一次上战场的法军士兵们的神经。在付出了损毁各种车辆、坦克超过1000辆的惨重代价后,法国的北部集团军群才向比利时境内推进了不到30公里。每一条连接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公里都被熊熊燃烧的,或已经烧成焦黑金属残骸的法军车辆给塞满了。毫不夸张的说,法国陆军最强大的力量已经在德国空军的不断轰炸下陷于瘫痪了。
看到机械化部队好像没有办法机动了,法军统帅甘末林只好下令部队在比利时中部地区就地挖掘战壕转入防御。这次他总算听取了戴高乐的建议。命令部队组成几条平行的战线,还下令将法国版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s35中型坦克和b1重型坦克埋进战壕当成固定火力点使用。希望可以多少迟滞一下德军的推进速度,为法国的进一步武装争取时间。
而法国国防部长保罗.雷诺则在6月10日急匆匆的带着厚厚一沓武器采购清单,坐上飞往美国的飞机,去为两、三百万刚刚走进兵营的新兵蛋子采购装备了。与此同时,还在同法国进行结盟谈判的苏联当局也收到了法国总理达拉第的求援电报。请求苏联红军立即向波兰、罗马尼亚的德军发动最猛烈的进攻。
……
站在克里姆林宫内的作战指挥中心内,看着巨大的西欧军事形势图,手里捏着达拉第发来的电报,托洛茨基的眉头已经拧成了一团。
“这次居然让希特勒这个下士给耍了,还以为德军装甲部队都在东线,没想到竟然已经秘密调去打法国了。还通过拉拢比利时破解了‘第二号防线’!看来这次的法德战争根本就是一个预谋已久的阴谋!”
托洛茨基苦苦一笑,原来以为随着法国的参战,苏联西部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甚至可能通过联合法国夹击德国来获取胜利。但是法国人的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了,战争才刚刚开始就露了颓势,这样下去离失败怕也不远了。而法国一旦战败,德国可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将电报交给身边的图哈切夫斯基和沙波什尼科夫后。托洛茨基才深吸口气,让自己的头脑稍稍冷静一下,说道:“沙波什尼科夫同志,去给达拉第总理回电,苏联将在一个星期内发动对波兰的进攻……去为坚守在华沙的gc主义战士解围!”
“主席,您是说真的吗?”图哈切夫斯基闻言一愣,目光定定地看着托洛茨基。解围华沙?这座城市已经被几十万德军围攻了一个多月,早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德国人之所以不拿下华沙,还不是为了迷惑法国?现在法国已经让德国打了个措手不及,华沙那里的假象自然没有维持下去的必要。陷落估计也有是这几天的事情。
托洛茨基苦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回答图哈切夫斯基的提问,而是转换话题道:“图哈切夫斯基同志,你觉得法国能不能坚持下去?”
图哈切夫斯基一脸凝重,看来心里也没有底。沉吟一会儿,才道:“主席您多虑了,法国人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他们毕竟是世界上有数的强国,而且美国也明显倾向法国,德国人想要在短期内取胜恐怕也不大容易,他们毕竟是两面受敌,不可能集中全力进攻法国的。”
托洛茨基点了点头,听出了图哈切夫斯基话语中的另一层意思,德国人不大可能速胜法国,但是最终看来还是能打败法国的,而且苏联还必须牵制住德国至少一半的力量。
这件事情说来话长,首要的功劳大概要归属现在的荷兰配王亨德里克亲王,所谓“配王”的意思大概就是指倒插门成了女王老公没有什么实权专门负责配种的王吧。这个亨德里克亲王的老婆大人就是荷兰女王威廉明娜,而他本人则是个德国贵族,是德意志帝国的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国的公爵(不是大公),在和威廉明娜女王结婚以前则是一名普鲁士军官,而且德意志帝国一直都是他心目中的祖国。据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得以流亡荷兰,其中也有他的枕边风的作用。
这个时空的德国同历史上不一样,并不是纳粹党独裁,是纳粹党和国防军的普鲁士军官团共治,而普鲁士军官团又和这个荷兰配王还有流亡荷兰的德国皇室有几分香火情。所以德荷关系一直非常亲密,在苏联的盟友日本入侵荷属东印度后,荷兰就理所当然加入了德国一边对苏联、日本宣战了。虽然并没有追随德国向法国宣战,但总得来说还是明显倾向德国的。
而荷兰和比利时两国的关系又非常特殊,荷兰语法语一直是比利时的两大官方语言之一,而且操荷兰语的人口还占到比利时人口的多数,两国基本上算是兄弟国家(历史上都是勃艮第遗产的一部分)。
实际上比利时同德国的关系也一直不错。直到现任国王利奥波德三世的父亲阿尔贝一世时才同德国翻脸,原因是阿尔贝一世拒绝了德皇威廉二世的拉拢,还将后者准备同法国开战的计划告诉了法国人,并且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在法国一边,结果造成国土被德军蹂躏。德比两国也因此成了仇敌。这也就是为什么法德开战后,比利时会再次选择支持法国的最主要原因。
不过那位铁杆反德的阿尔贝一世在1934年初在瑞士爬山玩的时候摔死了。新上台的利奥波德三世并没有老爹那么顽固。虽然在政府的要求下,还是同意对德宣战。但一直有些摇摆,很有一点要当墙头草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一贯同德国关系密切,实际上也是德国人的荷兰配王亨德里克亲王就开始在德比两国间斡旋。在五月下旬的时候。还专门组织了一个包括比利时王后(瑞典公主)和比利时皇家军队的几个高级将领在内的参观旅行团去德国“考察”,当他们看到德国人集结在亚琛地区和特里尔地区多的吓人的装甲部队和空军机群后,就全都变成了铁杆的亲德分子,一块儿跑到利奥波德三世国王和布罗克维尔面前帮德国佬说话了。随后,利奥波德三世和布罗克维尔首相还在亨德里克亲王的安排下,在荷兰海牙同德国总理希特勒来了一番亲切会面……
最后。马克斯.霍夫曼计划中最出彩的阿登森林奇袭作战就变成了现在这样的武装大游行了。
没有铺天盖地的大轰炸,没有精心准备的炮击,也没有气势恢弘的装甲突击。德国b集团军群所属的8个装甲师和15个装甲掷弹兵师还有14个摩托化步兵师,总共37个师的庞大兵力,在b集团军群司令官冯.包克大将的指挥下,浩浩荡荡通过比利时南部的阿登森林,向法国中部的色当地区开去了。
比利时背盟倒戈的事情倒没有隐瞒太久。因为比利时当局并没有把事情做绝的意思,驻扎在比利时境内的少量法军和法国驻比利时军队的观察员在6月7日就接到了逐客令。而法国的情报部门这一回也显出了难得的高效,在德军进入比利时的第二天,就向巴黎方面发出了数量不明德军正在穿越阿登森林的报告。
确认了比利时已经被德国拉拢之后,法国军方高层才真的感到大难就要临头了。不过此时的他们却根本顾不上正在穿越阿登森林的数量不明的德军,在甘末林等人看来,那些不过是德国的小部队,很可能只是骚扰性质的进攻。有几个步兵师在色当一线展开就足以应付了。真正要命的是很快就要通过比利时国土杀进法国北部的德军主力!
甘末林等人想当然的认为,现在的德军统帅部一定在按照一个类似于施里芬计划的作战方案行动。用强大的装甲部队穿越比利时攻入法国北部,然后一个左勾拳打向巴黎。以实现他们在1914年没有实现的目标,而且随后到来的消息也证实了这种想法。
就在比利时向法军下达逐客令的次日,也就是1934年6月8日上午,德军a集团军群所属的一个装甲集团军就从列日要塞的炮口下通过了默兹河上的公路桥,当天下午。德军先头部队就出现在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街头!不过他们现在的身份不是侵略军,而是比利时王国的盟友,因为法国已经在当天中午向比利时递交了宣战书。
看到德军已经气势汹汹攻了过来,而苦心经营多年的第二号防线也因为比利时的背叛而出现了巨大的缺口。法军统帅甘末林也顾不得敌强我弱的残酷现实,急急忙忙就下令集结在德国北部的4个机械化军(一共8个装甲师、8个机械化步兵师)和6个步兵军(一共24个摩托化步兵军)的大军深入比利时中部,摆出了准备和德军装甲集群决战的架势。
不过首先在比利时境内恭候他们的却是遮天蔽日的飞机!正如戴高乐说的那样,强大的德国空军完全占领了白天,炸弹像雨点一样在法军车队中间炸开,斯图卡的尖啸声震耳欲聋。不断刺激在第一次上战场的法军士兵们的神经。在付出了损毁各种车辆、坦克超过1000辆的惨重代价后,法国的北部集团军群才向比利时境内推进了不到30公里。每一条连接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公里都被熊熊燃烧的,或已经烧成焦黑金属残骸的法军车辆给塞满了。毫不夸张的说,法国陆军最强大的力量已经在德国空军的不断轰炸下陷于瘫痪了。
看到机械化部队好像没有办法机动了,法军统帅甘末林只好下令部队在比利时中部地区就地挖掘战壕转入防御。这次他总算听取了戴高乐的建议。命令部队组成几条平行的战线,还下令将法国版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s35中型坦克和b1重型坦克埋进战壕当成固定火力点使用。希望可以多少迟滞一下德军的推进速度,为法国的进一步武装争取时间。
而法国国防部长保罗.雷诺则在6月10日急匆匆的带着厚厚一沓武器采购清单,坐上飞往美国的飞机,去为两、三百万刚刚走进兵营的新兵蛋子采购装备了。与此同时,还在同法国进行结盟谈判的苏联当局也收到了法国总理达拉第的求援电报。请求苏联红军立即向波兰、罗马尼亚的德军发动最猛烈的进攻。
……
站在克里姆林宫内的作战指挥中心内,看着巨大的西欧军事形势图,手里捏着达拉第发来的电报,托洛茨基的眉头已经拧成了一团。
“这次居然让希特勒这个下士给耍了,还以为德军装甲部队都在东线,没想到竟然已经秘密调去打法国了。还通过拉拢比利时破解了‘第二号防线’!看来这次的法德战争根本就是一个预谋已久的阴谋!”
托洛茨基苦苦一笑,原来以为随着法国的参战,苏联西部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甚至可能通过联合法国夹击德国来获取胜利。但是法国人的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了,战争才刚刚开始就露了颓势,这样下去离失败怕也不远了。而法国一旦战败,德国可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将电报交给身边的图哈切夫斯基和沙波什尼科夫后。托洛茨基才深吸口气,让自己的头脑稍稍冷静一下,说道:“沙波什尼科夫同志,去给达拉第总理回电,苏联将在一个星期内发动对波兰的进攻……去为坚守在华沙的gc主义战士解围!”
“主席,您是说真的吗?”图哈切夫斯基闻言一愣,目光定定地看着托洛茨基。解围华沙?这座城市已经被几十万德军围攻了一个多月,早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德国人之所以不拿下华沙,还不是为了迷惑法国?现在法国已经让德国打了个措手不及,华沙那里的假象自然没有维持下去的必要。陷落估计也有是这几天的事情。
托洛茨基苦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回答图哈切夫斯基的提问,而是转换话题道:“图哈切夫斯基同志,你觉得法国能不能坚持下去?”
图哈切夫斯基一脸凝重,看来心里也没有底。沉吟一会儿,才道:“主席您多虑了,法国人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他们毕竟是世界上有数的强国,而且美国也明显倾向法国,德国人想要在短期内取胜恐怕也不大容易,他们毕竟是两面受敌,不可能集中全力进攻法国的。”
托洛茨基点了点头,听出了图哈切夫斯基话语中的另一层意思,德国人不大可能速胜法国,但是最终看来还是能打败法国的,而且苏联还必须牵制住德国至少一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