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为了活下去,谁想要的性命她都会迎上去狠狠的回击、打倒对方,就算那人是贵妃也一样;她活着,她们一家人都在;如果她死了,父母沉冤难雪,为此她必须无所畏惧的活着:不管活下去是苦难还是痛楚。

    经过此事之后柔妃想来会安静一阵子,等到柔妃真要对她下手时,相信她也有了足够的准备。太后那里红鸾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因为她现在所为相信极得太后的心思。

    到了慈安宫后,红鸾跪倒在宫外却并没有再直诉什么只道是前来请罪的;柔妃低声相劝时已经有人报了进去,不多时就有人过来请柔贵妃进去,却没有旨意召红鸾进去相见。

    柔妃没有喜色的进去了,现在她除了把小圆所为照实说出来、把自己和小圆之间断个清楚明白外,还能做什么呢?红鸾进去与不进去,她能如何也只能是照此说,因为她刚刚亲口所说要代红鸾求情的。

    不多时太后打发人出来,给了红鸾一包东西:“太后娘娘说事情她已经知道,尚宫大人早就到了慈安宫,也不必太过自责的,错不在;现在有伤在身,这两天宫奴院的差事做得极好,太后娘娘叮嘱要仔细些伤处,晚点御医会过去再给诊治的。”

    虽然没有见到太后,但是太后没有责怪红鸾的意思,并且还赏下了不少的东西来;红鸾立叩头谢恩,和来人客气两句后便回转宫奴院。

    香梅和翠环跟在红鸾的身后自始至终没有说过话,红鸾在两宫外面请罪时她们也就是立在不远处等着;直到离开慈安宫有些远了香梅才上前:“贵妃娘娘的人过来和我们姐妹搭过话,不过并没有多说什么;所问的话大致是在探我们原本伺候的娘娘们知道不知道此事。”

    红鸾偏头看过去:“们如何说?”

    “奴婢们说了很多,不过也相当于什么也没有说;没有说娘娘们知道、也没有说娘娘们不知道。”翠环跟上来微微弯着身子:“没有得大人的话,奴婢们不敢乱说。”

    红鸾笑了:“们做得不错。”让柔贵妃去猜吧,免得只是她一人头疼。

    接下来无话三人悄无声息走得不紧不慢,她们走得都是僻静的小路,倒不是为了避人而是因为这些小路上有的是树木花草,不同常走的宫路两旁极少能看到树木之类的,能凉爽不少。

    红鸾的心思转回太后带给她的话上,最重要的莫过于那句“宫奴院的事情做得极好”:太后很满意、很高兴,这比什么都重要;她所做出的努力成了,以后宫奴院得了太后的首恳,便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想把宫奴院自她的手中抢走。

    这也算是几天来最好的消息,冲淡了不少柔贵妃带给她的压力,脚下也轻快了不少。

    忙到现在天色已经不早,夕阳就要落下去了;西边的天空被晚霞染得通红一片,艳过了张灯结彩的皇宫。此时,宫中的喜宴再一次摆开,不过此次进宫的大臣们不是皇家宗亲,就是皇家的姻亲,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外人。

    红鸾和香梅三人走得有些累了,其实是红鸾折腾的太久累了,想想院中没有什么太要紧的事儿,就想在路边的大石上坐下歇一歇。

    她刚转过身去想招呼香梅两人时,嘴巴都已经张开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主仆三人都猛得愣在路上,连呼吸都屏住了。

    “怎么会出这样的事儿?好好的人怎么可能失踪,不是说天天都有三四人守在那里吗?”这句低喝来得极为突然,是自小路西边不远处的假山之后传来。

    让红鸾主仆三人吓傻的是后面这句话:“们这是不想要命了是不是,也不想们九族之人活命了是不是?而且还会在今天来寻我,如果让人看到知道是什么结果吗?”

    宫中最要命的人是什么?绝不是让贵妃不开心了,甚至都不是让太后不高兴了,而是知道了不应该知道的事情,那样越是太后、皇帝这样的大贵人要保,就越被人盯紧非要置于死地不可:没有贵人要保?那只会死得更快一点罢了。

    红鸾身上下都凉透了,如同是被人用凉水自头浇下来,浇得透得不能再透,冰到心底深处去了;在听到有另一人的声音传过来时,她回神轻轻示意香梅二人不要出声,三人高高抬脚轻轻的落下,红鸾以身子相助,用手拼死力托着香梅二人悄无声息的爬到了树上后,她自己更是很麻利的上树,借由茂盛树叶把身体藏了起来。

    红鸾并不想冒这样的险,可是四处除了那座假山外无处可以藏身,现在再向前走去那是不可能的,能藏起来的地方也唯有树上。

    三人藏好的时候,第二人也说完了话:“殿下,不是臣等不用心,而是那人太过奸狡,前后门都无人看到他出来,可是人就是不见了;这两天里就是飞进飞出的苍蝇,那几个人都数得清楚,不可能是他们没有发现。”

    “说这些有什么用?刑部那里……”

    “刑部那里已经没有什么事儿了,该死的都不能开口了,能开口的都不要紧,只知其然而不是其所以然的东西;殿下,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当年的大水也早已经退下去,各地的流民只要活着的大部分都回去了;就算是那几个告,可是无凭无据、又事隔多年就算让刑部的人真的去查,能查到什么。”

    “想不到永江边的那个该死的魏家村会有人看到,更没有想到那几个人中没有死在大水中。”听他的声音十二分的恼怒没有死在大水里的人,恨不得现在把那活着的人再按倒水中去:“不管如何事情过去多年,依臣看殿下不必太过忧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