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礼太重了,百户不敢收:“大人有话直说。”

    孙大喜往他手里送宝剑:“贤弟收下吧,这是愚兄给贤弟的见面礼,无关其他。”

    百户接过那把宝剑:“孙兄,有话但说无妨。”

    “圣人对东边是什么态度?”

    百户说:“娘娘谨慎,不会与圣人相左。”

    孙大喜得了这句话,心头热血澎湃: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

    太平盛世是文人的天下,似他这样的内地武将想谋封侯几乎没有机会。齐王谋反,这是给他送侯爵来了。

    孙大喜大喜,走路似疾风。

    夜幕沉沉的时候,孙大喜在后衙用饭,混不吝的儿子进来,说:“父亲,孩儿带朋友来见您。”

    孙大喜看向他身后,泼皮似的儿子身后,站着衣冠楚楚的一儒生。

    那儒生不过三十岁出头,头戴方巾,微须,白净,眉目端正,观之可喜。

    那儒生弯腰行礼:“拜见明公。”

    孙大喜只当是皇后那边又派人来,来人是监军军师之流,忙笑着起身:“贤弟太多礼了,你我兄弟相称就好。”

    转头笑骂儿子:“你个混小子,也不早跟为父说,这,这岂是待客之道!快让厨房布置酒席!”

    那儒生坦然受之:“有劳孙兄了。”

    等饭的时候,孙大喜命丫鬟茶水伺候:“哎,愚兄是个粗人,不懂那些文雅的东西,礼节不周,让贤弟见笑了。”

    “孙兄客气了。”

    “不知贤弟怎么称呼?”

    那儒生看了一眼旁边,孙大喜识趣挥退左右。

    “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山东疲敝,又役使无度。”那儒生摇头叹息,“可惜没有商汤周文那样的明主,施行良法善治,免百姓于饥馑。”

    谴责圣人和皇后,他不是朝廷派来的人!那就一定是那边派来的了!

    孙大喜激动:这是给本官送功劳来了!

    好好招待,笑脸相迎:“贤弟多虑了,明主总会有的。”

    儒生说:“是啊,可纵有明主,没有伊吕也治理不好天下啊。”

    孙大喜摇头:“愚兄不这么认为,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只有千里马愁伯乐,哪有伯乐愁千里马的。只要有了明主,贤臣那是一抓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