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也有骑兵,不过最大骑兵编制仅仅是团级,一个骑兵团中战马数量不足一千匹,平均每人一匹战马,而鞑靼人骑兵每人可以配两匹甚至三匹战马,真是奢侈。

    用马的地方很多,耕田、运货,尤其是水泥路、铁轨路出现,极大方便商业运输,但人民军统治区里马数量相对较少,整个人民军中骑兵数量不足一万。

    实际上现在明廷面对鞑靼人的袭扰也是苦不堪言,南方有人民军这个大敌,百万明军都败了,但明廷不敢调动太多边军南下,鞑靼人那边也知道明廷与人民军的战争,所以对边关地区袭扰次数大大增加,为了抵挡鞑靼人,边军死伤人数相比于往年大大增加。

    明廷同时面对鞑靼人和人民军两个对手,能坚持下去才怪,这也是明廷迫不及待与人民军停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明廷对鞑靼人主要采取守势,局部采取攻势,李成梁的辽东铁骑可是赫赫有名,只不过骑兵在南方这边作战就不行了。

    在人民军的预定计划中,覆灭明廷是几年后的事情,人民军覆灭明廷后,就要与鞑靼人接触上。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方南更想要让人民军深入草原与鞑靼人大战,将鞑靼人驱赶走,但在大草原上作战,骑兵有着很大的优势,派步兵进入草原作战有着太多太多的麻烦,人民军需要一支能够纵横草原的骑兵。

    戚将军就曾在北方组建一支大约三千人的骑兵部队,这支骑兵部队的主武器不是弓箭、大刀,而是火枪。

    说是骑兵,倒不如称呼为骑着马的火枪兵,这些火枪兵通过战马快速转移,遇到鞑靼人骑兵后立即下马给火枪装填弹药,对鞑靼人骑兵进行攻击,火枪的射程比弓箭射程更大,使得戚将军这支骑兵部队打了不少胜仗。

    只不过这支骑兵部队人数太少了,胜仗也只是小胜仗,面对数千上万鞑靼人骑兵,根本就不敢战斗。

    有戚将军这个例子在,为了对付鞑靼人,方南准备让人民军组建大编制骑兵部队,人民军的骑兵部队将装备火枪和马刀两种武器,大多数时候是远程战斗,坐在马背上或者下马站在地面上使用火枪对鞑靼人骑兵进行攻击,少数时候用马刀近战厮杀。

    相比于戚将军的骑兵,人民军的骑兵在远程攻击上堪称是无敌,尤其是在平坦没有多少遮挡的大草原上,虎头枪能够发挥出全部威力。

    双方隔着六、七百米距离人民军骑兵就能够开火,等敌人冲到己方弓箭射程范围内,恐怕已经剩下不了多少人,更大可能是在冲锋几百米就溃败而逃。

    人民军组建骑兵对付大草原上的鞑靼人,从鞑靼人手中抢回来大批牛马羊,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想到这些,方南拿出纸笔写下一个骑兵部队组建计划,准备让兵部从陆军各部抽调一部分骑兵,先组建一个“骑着马的火枪兵”团,看起来,今后几年时间里逐步扩大规模,最好是在与明廷下一次战争前扩大到一个师,一个骑兵师数千骑兵,差不多有在大草原上独自作战能力。

    唯一可惜的是人民军拥有的战马数量太少,若是能够给每个骑兵多配备一匹战马,一人两马,那骑兵师在草原上的机动性和持续作战能力将更强。

    写完骑兵部队组建计划,方南又想到一个人民军高层都忽略的事情。

    人民军高层都是广东人,广东地处华夏大地最南方,大多数时候气候温和,好几年时间冬天里也见不到一场雪。

    北方的春夏秋三个季节还好说,一旦到了冬天,那寒冷的天气可能直接将人民军战斗力大幅度下降,京城以南区域勉强还可以接受,京城以北区域越往北越冷,人民军到了那里还有多少战斗力是个未知数。

    人民军进军北方,御寒物资要提前准备好,方南可不想看到人民军被严寒天气打倒,即将组建的“骑着马的火枪兵”团,也要考虑严寒天气这个因素。

    思考中,方南脑海中又多了许多想法,比如组建擅长在严寒地区作战的部队,组建擅长在山林中作战的部队,甚至是组建擅长在山地、沙漠等各种特殊地形作战的部队。

    一支部队不可能是全能的,一支经常在南方作战的部队,到了北方可能会被严寒天气打倒,一支擅长山林作战的部队,到了沙漠里也不会剩下多少战斗力。

    建立擅长某一地形战斗的特殊部队成了最好的选择。

    当前人民军需要着手建立的两种特殊部队,一个是“骑着马的火枪兵”部队,一个是“北地”部队,前者以骑兵为主,后者以步兵为主,两支部队有一个共同的需求,就是部队战士能够耐得住北方冬季的严寒。

    两支部队的兵员方南有些想法,人民军新兵中有一些家在北方的明军俘虏,他们一直住在北方,肯定比南方人更加能够忍受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