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成除了作家的身份,还是一个技艺极其精湛的木匠,尤其钟爱中国的古典家具。据说他在美国做的那些木工活常常被誉为艺术品。
“你还没吃饭吧?呵呵,今天你算运气好,早上我让房东特意准备了太湖三白,待会一块儿喝两杯?”
“好啊,谢谢成叔。”
剧组工作人员下榻在当地镇上的旅馆,阿成却特意在村里的一处老宅租了一间房子,房东是一对五十多岁的老夫妻。这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一些老人,村子不复当年的热闹,却是很幽静。
回到阿成的住处,菜肴已经摆上桌了,清蒸白鱼、银鱼跑蛋、盐水白虾,一个清炒时蔬外加一碗丝瓜蛋汤,让王大伦不由食指大动。
话说田庄庄版的《小城之春》相比演员阵容极其低调,幕后团队却是非常豪华,且不说曾经是《芙蓉镇》的编剧阿成担纲编剧还兼任道具,三次金马奖最佳造型奖获得者叶锦天担任艺术指导和服装设计,还有侯孝贤的御用摄影师,戛纳技术大奖获得者,《样年华》的摄影师李平宾亲自掌镜。
傍晚的时候田庄庄带着大队人马终于到了东山。镇上的旅馆条件一般,制片人晓婉姐还很贴心地问王大伦是不是下榻到条件很好的市里的宾馆?
不知道为什么,在听到晓婉姐问他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当年拍摄《雷雨》时,拿着碗一脸尴尬地站在那锅冬瓜排骨汤前的袁丽的情景,没想到五年后他也终于混到了能喝排骨汤的地位。
“不用了,晓婉姐,就跟大伙住一起吧。”他笑了笑回答。
李晓婉很高兴,王大伦做出了表率,即使有人想搞特殊化,恐怕都不好意思提出来了。不但省了开支,最主要的是住的近了,更加有利于拍摄工作。为此她很贴心地给王大伦安排了一间单间。
庄庄导演重出江湖,之前虽然闹的纷纷扬扬,但真的要拍了,却很低调。没有开机发布会,要不是叶锦天和李平宾强烈提出,恐怕连拜神上香的开机仪式都要省略了。
第二天下午,庄庄导演十年重执导筒,翻拍昔日经典之作《小城之春》正式开拍。
王大伦穿着一身深灰色几乎要淹没脸上神色的长衫,唇上和下巴贴着须髯,脸上经过化妆师精心装饰,惨白中带着病态的灰青。他对着镜子微微佝偻着背,时不时地轻轻咳嗽两声,一阵比划下来,他很满意自己的造型。
一旁的辛柏清还在化妆,他梳着当时流行的分头,淡色麻制软面的西装,同样软沓沓的衬衫和背带裤,显得生机勃勃。
胡婧凡已经化好了妆,灰白短袖旗袍,她此时也跟王大伦一样,正对着镜子默戏,酝酿着哀伤的情绪。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辛柏清穿的无论是西装也好,衬衣也好,都是松松垮垮的,绝对没有一般影视剧当中那种笔挺的感觉。还有胡婧凡身上的旗袍,咋一看有点别扭,有种不太符合人们惯常的审美习惯,原因是旗袍直筒筒的,没有收腰,开叉也很低,看不出女性特有的婀娜的曲线和白的大腿。但是这恰恰是叶锦天的功力所在,那个时代的西装、衬衣就是那样松松垮垮的,那个时代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穿的旗袍就是没有收腰的,开叉很低的,除非如《样年华》中张嫚玉所扮演的那种不正经的女人才会穿收腰的曲线毕露,露着白大腿的旗袍。
第一个镜头是王大伦的戏。
院子里铺着轨道,机器架在轨道上,开机后的第一个镜头李平宾亲自掌控着机器。李平宾粗看跟田庄庄很象,差不多的年龄,差不多的发型,差不多的大胡子。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他的穿着比穿着黑t恤,黑裤子,黑布方口鞋的田庄庄稍微时尚点,至少看起来象个城里人,而不是跟田庄庄似的穿的比当地的村民还要“农民”。
“action!”
第一个镜头,所有工作人员都屏住呼吸,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工作,田庄庄带着耳麦正襟危坐在监视器前,神情竟然也微微有些紧张。
李平宾把控着摄影机,镜头一开始并没有对准正在院子角落翻动残破木料的王大伦。摄影机的镜头微微仰起,扫过并不明朗的蓝天,屋顶的飞檐,然后慢慢放低,掠过院中血红的枫叶,慢慢移到了院落的一角。
这是一个长镜头,王大伦正在角落里搬动收拾院子归置起来的残存的破门烂窗,旁边的墙壁上支着两块已经找出来的黑漆木牌,上面刻着已经褪却大部分颜色的金字。
王大伦弯着腰,吃力地搬动着压在另一块木牌上的破门。
“哗啦”,破门倒在地上,他只是回头看了看,然后继续抓住卡在一堆破烂中的木牌,“嗬哧,嗬哧”粗重的呼吸,拔了几下用了几次力,终于把木牌拔了出来。
摄影机慢慢地在轨道上移动着,镜头掠过血红的枫叶、从围墙一角探出了两条雨打破碎的芭蕉叶,隐约落在墙角边的王大伦的身上。只见他拿起木牌看了一遍上面的字,仔细地吹了吹浮木牌上的灰尘。
“你还没吃饭吧?呵呵,今天你算运气好,早上我让房东特意准备了太湖三白,待会一块儿喝两杯?”
“好啊,谢谢成叔。”
剧组工作人员下榻在当地镇上的旅馆,阿成却特意在村里的一处老宅租了一间房子,房东是一对五十多岁的老夫妻。这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一些老人,村子不复当年的热闹,却是很幽静。
回到阿成的住处,菜肴已经摆上桌了,清蒸白鱼、银鱼跑蛋、盐水白虾,一个清炒时蔬外加一碗丝瓜蛋汤,让王大伦不由食指大动。
话说田庄庄版的《小城之春》相比演员阵容极其低调,幕后团队却是非常豪华,且不说曾经是《芙蓉镇》的编剧阿成担纲编剧还兼任道具,三次金马奖最佳造型奖获得者叶锦天担任艺术指导和服装设计,还有侯孝贤的御用摄影师,戛纳技术大奖获得者,《样年华》的摄影师李平宾亲自掌镜。
傍晚的时候田庄庄带着大队人马终于到了东山。镇上的旅馆条件一般,制片人晓婉姐还很贴心地问王大伦是不是下榻到条件很好的市里的宾馆?
不知道为什么,在听到晓婉姐问他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当年拍摄《雷雨》时,拿着碗一脸尴尬地站在那锅冬瓜排骨汤前的袁丽的情景,没想到五年后他也终于混到了能喝排骨汤的地位。
“不用了,晓婉姐,就跟大伙住一起吧。”他笑了笑回答。
李晓婉很高兴,王大伦做出了表率,即使有人想搞特殊化,恐怕都不好意思提出来了。不但省了开支,最主要的是住的近了,更加有利于拍摄工作。为此她很贴心地给王大伦安排了一间单间。
庄庄导演重出江湖,之前虽然闹的纷纷扬扬,但真的要拍了,却很低调。没有开机发布会,要不是叶锦天和李平宾强烈提出,恐怕连拜神上香的开机仪式都要省略了。
第二天下午,庄庄导演十年重执导筒,翻拍昔日经典之作《小城之春》正式开拍。
王大伦穿着一身深灰色几乎要淹没脸上神色的长衫,唇上和下巴贴着须髯,脸上经过化妆师精心装饰,惨白中带着病态的灰青。他对着镜子微微佝偻着背,时不时地轻轻咳嗽两声,一阵比划下来,他很满意自己的造型。
一旁的辛柏清还在化妆,他梳着当时流行的分头,淡色麻制软面的西装,同样软沓沓的衬衫和背带裤,显得生机勃勃。
胡婧凡已经化好了妆,灰白短袖旗袍,她此时也跟王大伦一样,正对着镜子默戏,酝酿着哀伤的情绪。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辛柏清穿的无论是西装也好,衬衣也好,都是松松垮垮的,绝对没有一般影视剧当中那种笔挺的感觉。还有胡婧凡身上的旗袍,咋一看有点别扭,有种不太符合人们惯常的审美习惯,原因是旗袍直筒筒的,没有收腰,开叉也很低,看不出女性特有的婀娜的曲线和白的大腿。但是这恰恰是叶锦天的功力所在,那个时代的西装、衬衣就是那样松松垮垮的,那个时代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穿的旗袍就是没有收腰的,开叉很低的,除非如《样年华》中张嫚玉所扮演的那种不正经的女人才会穿收腰的曲线毕露,露着白大腿的旗袍。
第一个镜头是王大伦的戏。
院子里铺着轨道,机器架在轨道上,开机后的第一个镜头李平宾亲自掌控着机器。李平宾粗看跟田庄庄很象,差不多的年龄,差不多的发型,差不多的大胡子。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他的穿着比穿着黑t恤,黑裤子,黑布方口鞋的田庄庄稍微时尚点,至少看起来象个城里人,而不是跟田庄庄似的穿的比当地的村民还要“农民”。
“action!”
第一个镜头,所有工作人员都屏住呼吸,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工作,田庄庄带着耳麦正襟危坐在监视器前,神情竟然也微微有些紧张。
李平宾把控着摄影机,镜头一开始并没有对准正在院子角落翻动残破木料的王大伦。摄影机的镜头微微仰起,扫过并不明朗的蓝天,屋顶的飞檐,然后慢慢放低,掠过院中血红的枫叶,慢慢移到了院落的一角。
这是一个长镜头,王大伦正在角落里搬动收拾院子归置起来的残存的破门烂窗,旁边的墙壁上支着两块已经找出来的黑漆木牌,上面刻着已经褪却大部分颜色的金字。
王大伦弯着腰,吃力地搬动着压在另一块木牌上的破门。
“哗啦”,破门倒在地上,他只是回头看了看,然后继续抓住卡在一堆破烂中的木牌,“嗬哧,嗬哧”粗重的呼吸,拔了几下用了几次力,终于把木牌拔了出来。
摄影机慢慢地在轨道上移动着,镜头掠过血红的枫叶、从围墙一角探出了两条雨打破碎的芭蕉叶,隐约落在墙角边的王大伦的身上。只见他拿起木牌看了一遍上面的字,仔细地吹了吹浮木牌上的灰尘。